新聞中心
?
第34屆校園文化藝術節 | 高二年級舞臺劇比賽
同學們利用近一個月的時間,精心策劃、積極準備,為現場所有嘉賓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舞臺劇表演。比賽以1818班的《血染的風采》拉開帷幕,他們以“越南戰爭”為題材,通過精湛的表演,為臺下觀眾重現了越戰激烈悲壯的戰場舊像。1815班的《星火燎原》著力于香港問題,極力重現暴亂中的場景,讓觀眾更加直觀了解到香港暴亂的惡劣與嚴重,同時呼吁青年愛國護港。1819班的《隱形守護者》特別邀請成子通老師同臺演出,他們以“地下黨”工作為中心,塑造了許多為革命隱姓埋名、忍辱負重的同志,他們正直無私的形象讓臺下的觀眾也為之動容。1811班的《青春的中國》通過爺孫二人緬懷先烈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每一代青年為祖國做貢獻,敢為人先。1826班的《兩代青年的抉擇》講述了父子兩人對于夢想的追求。故事情節生動,表演成功,讓我們意識到:在祖國建設的大道上,我們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各行各業的人才不斷努力。中場,由1821班童曦、1820班汪童帶來舞蹈《書簡》,她們輕盈的舞姿伴著優美的音樂,觀眾不禁陶醉其中。1817班的《跨世紀的火炬》講述了一名優秀畢業生因外公的影響,勵志成為一名村官,為人民服務的故事。他們的表演緊貼生活,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報國熱情。1822班的同學則為我們帶來了《容國團》,展現了這位運動員奪冠路上所經歷的困阻,但容國團不忘愛國,拒絕假球,積極準備比賽,終成為世界冠軍。22班的同學不僅表演出色,還展現了他們乒乓球的特長和他們“此時不搏更待何時”的精神風貌。1813班的《九七》,表演者通過精湛的演技,體現出熱血青年只身抵抗香港暴徒的勇敢,觀眾也被他們的精神所打動。1806班《論始相對,文成梓丘》特別邀請了彭草老師登臺演出,他們極力表現當年青年學生積極報國,為核武器事業貢獻力量的故事。1812班則劍走偏鋒,通過“戲子無情,卻也愛國”這一主題,讓觀眾耳目一新,同時他們用新穎的戲曲文化表演,讓嘉賓大開眼界。1802班的《一旗流紅 億炬爍光》,故事講述了一家四代人與五星紅旗的情結,通過不同時代的表演,讓同學們更加清楚五星紅旗對中國人民的意義。1820班的《千古沉浮,漫漫歸途》重現了愛國人士致力于買回文物的場景,讓我們不禁肅然起敬。1810班的《萬里不負紅星光》,通過兩位青年為國守護、捐軀的悲壯故事,讓我們更了解前輩的付出和中國成立的不易。1803班《回答》描繪了中國青年經歷下鄉后,不忘讀書報國,參加高考,這啟示當今的我們也應 “為中國之崛起而讀書”。1804,1805班的《跨時空書信》,將兩個時代的青年生活進行對比,反映出中國的迅速發展,走向富強。他們的表演也讓我們認識到:中國的繁盛與發展需要我們守護。1816班《黃土-棗樹-那些人》中有為村民干實事的干部書記,有積極響應號召的村民。他們用形象的表演體現出脫貧攻堅的不易,也擴大了同學們的眼界和格局。1825班則描繪了三代人的夢想和人生,以《青春·芳華》為題材,以激情的舞蹈,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姿態,活躍了現場氣氛。1809班的《生命的留言》故事講訴解放戰爭勝利前夕,解放軍戰士戰死在了戰場上,百姓送花被子蓋在戰士的英勇身軀上的故事,這讓我們看到了為解放中國而奉獻的人物故事。1814班的《萬里蹀躞 以此為歸》他們表演的是八九十年代,中國鄉村教育落后,許多大學生放棄大好機會,懷著為祖國奉獻的精神遠赴鄉村支教的故事。表演者生動的表演,使觀眾對那些支教的鄉村老師敬佩不已。1807班的《起來》以田漢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為題材,體現了國歌的來之不易、緬懷了革命先烈,讓同學們意識到國歌法的實施必要性。1823,1824班的《祖國萬歲 青春不敗》通過一名青年本不知五四運動的重要性,因為重回舊時代,而燃起愛國之情的故事。本劇從青年自身出發,警示了當代青年,要勿忘國恥、愛國報國1808班的《心中有陽光 腳下有力量》他們秉承“成民族復興之大器”,把青年夢融入中國夢,通過表演扎根山區的青年,讓同學們懂得:中國發展是有許多默默無聞的人為之負重前行。因為音頻出現問題,1821班申請重演,他們帶來的《時光,拾光》通過描繪舊時代女人的一生,折射出中國發展之迅速,他們同時配上優美的獨舞,贏得了現場掌聲雷動。
最后,由1821班余李敦、黃詩音帶來《今夜無眠》,動聽的歌聲纏繞在學生活動中心,觀眾席上歡呼不斷。
本次活動展現了2018級附中學子的文化藝術水平和班級凝聚力。作為素質教育的窗口學校,附中將以豐富的藝術活動引領更多學子感受藝術之美。
(撰稿: 聶曉婧 審稿:陳淼君)
精彩劇照,感謝家長安琪兒、昊媽、紫光投稿:
蘇曉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