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湖南教育】走班制教學新樣態下普通高中辦學策略調整
新高考正式登陸湖南以來,全社會的目光聚焦新高考,尤其是選課走班?!逗辖逃?019年12月A版刊發了我校校長謝永紅的文章《走班制教學新樣態下普通高中辦學策略調整》,全文收錄如下:
新高考正式登陸湖南以來,全社會的目光聚焦新高考,尤其是選課走班。的確,新高考最大的“變臉”在于設置了選學選考機制,新高考最大的難題在于走班制教學的組織實施。走班制教學顯然有別于傳統固定班教學,它以學生自我認知為前提,以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供學生自主選擇,滿足學生對課程的多元化需求,真正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推進走班制教學,對于每一所學校來說,既是新挑戰,更是新機遇。只有抓住了這一重大機遇,主動調整走班制教學新樣態下普通高中辦學策略,我們才能真正“以考改撬動教改”,真正以“立德樹人一堂課,服務選材一把尺,引導教學一面旗”來引領學生成長成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實行走班制教學,學生根據自身發展規劃、學業性向、興趣愛好、個性特長等因素來自主選課,學校依據學生選課情況“私人定制”個性化課程表,開設不同學科組合、不同層次組合的走班制教學班,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樣態都將面臨新挑戰,呈現新變化,傳統育人方式理所當然要作出相應調整。
第一,走班制教學新樣態下,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選擇,學校育人方式必須作出相應調整。新高考從本質上講,是“以學生為本”思想的深化,其核心是擴大學生的選擇權,包括科目選擇權(不分文理,3+1+2)、課程選擇權(選課走班)、考試選擇權(未來外語可能兩考)、學校選擇權(取消錄取批次,兩依據一參考)、專業選擇權(實行專業組平行志愿)等,其本質是關注學生差異,發展學生個性。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選擇,成為實現差異發展、打通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核心舉措;幫助學生發展選擇能力并儲備選擇實力,成為普通高中學校的首要任務。要完成這個首要任務,前提在指導學生明確發展方向,核心在國家課程二次開發和有效實施,關鍵在打磨高效課堂教學,難點在走班教學的科學管理。首當其沖的是要頂層設計學校課程體系,豐富與拓展課程內容,調整和優化課程結構,全面服務于學生的成長成才。華東師范大學的陳玉琨教授曾指出:“課程結構和體系決定人才規格與質量,與培養目標相匹配的課程結構與有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是好學校的必備條件。”在21世紀初,湖南師大附中就致力于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研究,成功構建了基礎性、選擇性兼顧的校本特色課程體系。進入新時代,學校趁勢而為,創建了適應新課程、新課標、新高考的人本課程體系,通過強調基礎性確保學生全面發展,通過強調選擇性實現學生的個性發展,兩者結合凸顯課程的育人價值——文化基礎、社會參與、自主發展的有機結合,人的共性與個性的全面發展。人本課程體系的應運而生,應該說是我校育人方式重大調整的一大標志。
第二,走班制教學新樣態下,學生由“他育”為主變為自我教育為主,學校育人方式也應作出相應調整。實行走班制教學,學生處于流動狀態,教學班教師基本上無暇顧及學生德育問題,而行政班班主任只能實行“間斷性”德育管理,從而有可能造成所謂學生德育“間歇空檔”。當然,學??梢圆扇〗档椭匦谋馄焦芾?、全員育人導師制、教師工作室責任制等方式解決,但從根本上講,還是要靠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發展和成長。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常說:“管理退一步,教育進一步。”老是牽手行,如何撒手跑?可見,走班制教學新樣態下,強化學生自主治理理念,突出學生德育主體性,是應有之義,是必由之路。多年來,湖南師大附中特別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治理,建立了學生自治委員會,上到參政議政,下到保健保潔,其自治觸角延伸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這種“放養型”育人方式,曾經讓附中畢業生“六多”(入黨的多、當干部的多、拿獎學金的多、文體骨干多、社團領袖多、公派出國留學的多)“三特別”(基礎特別扎實、素質特別全面、發展后勁特別足),如今也必然在走班制教學新樣態下顯奇功、生奇效。學生是在自治中學會自治的,學校唯有放手讓學生自主治理、自我教育,讓學生形成自尊自重、自主自強的人生態度,走班制教學新樣態下可能出現的德育“空白”才有可能得到有效填補,管理“鏈條”才有可能得到及時接續。
第三,走班制教學新樣態下,學生由單一的學業追求變為綜合的素質發展,學校育人方式必須作出相應調整。破除“一考定終身”,變單一學業追求為綜合素養提升,是新高考的基本精神和重大使命。新高考采取“兩依據一參考”的招生錄取模式,勢必倒逼基礎教育糾正應試教育傾向,服務學生的全面而有個性發展。學校必須更新質量觀,改追求高升學率為服務學生成長成才;必須更新人才觀,改培養“有競爭力的考生”為培養“有故事的人”。新高考絕對不能搞“因考施教”,絕對不能指揮師生“智育崇拜”片面發展,絕對不能蛻變成新的應試教育;實行走班制教學,絕不能沖淡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研究性學習,不能淡化學生的社會參與和自主發展。我們要積極創造條件,幫助學生通過生涯規劃來自我優化,通過綜合實踐來儲備德能,通過研學創新來磨礪鋒芒,通過綜合評價來自我展示,通過素質提升來自我實現。惟其如此,學生才能獲得全面而個性化、主動而生動的發展,“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初衷才能成為現實。為此,湖南師大附中建立了學生全面發展保障體系、學生個性發展支持體系、個性化作業管理和學業輔導體系、心理健康輔導體系、家庭困難學生扶助體系、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等多種體制機制,特別是成立了心理發展中心、生涯發展指導中心、生活指導中心、綜合實踐指導中心、班主任工作室等“四中心一工作室”,全面呵護學生的成長成才。我們相信,有如此強大的學生發展支持體系作保障,拿下走班制教學的種種挑戰都將不在話下。
實行走班制教學,教師是關鍵。走班制教學,要求教師教育觀、教學觀、人才觀、質量觀等全面更新,專業素養、專業能力全面提升,還要求教師擁有多重身份,學業導師、心理導師、升學導師、課題研究導師、生涯規劃導師等一肩挑;具備多種能力,指導能力、規劃能力、疏導能力、評價能力、研究能力等齊跟進;要調整教法管法,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因類制宜、因學定教、因勢利導等都兼顧。因此,實行走班制教學,必須全面優化教師能力結構。
第一,優化教師能力結構,要求教師由課程實施者向課程開發者轉變。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而課程是培養人的載體,是“為實現學校教育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的總和”,是“學校一切有計劃的教育活動”。走班制教學新樣態下,這種“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得到極大地擴展和豐富,教師再也不能只做單純的課程實施者,還應該成為課程的研究者與開發者。正因為這樣,湖南師大附中成立了課程委員會,開展了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的研究,在“兩性四型”特色課程體系基礎上構建了人本課程體系,組織教師大力開發以學生為本、聚焦學生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體現地域和學校特色的多樣課程。另一方面,學校實行“學校架構,學科充實”的課程開發策略,學校構建一、二級課程框架,負責課程體系的頂層設計;學科或部門根據頂層設計開發具體課程,或根據現實需要整體開發,或基于往年實踐整合完善,或對成熟校本課程作升級改造,或對先進校外課程作引進推廣。全校教職工以巨大熱情,投入校本課程的開發設計熱潮之中,迄今共開發提高型、興趣型、實踐型、研究型校本課程280余門,其中19門校本課程正式出版了相應教材,多門課程被評定為省市優秀校本課程。教師成為課程開發者,教育效能發揮就有可能實現最大化。
第二,優化教師能力結構,要求教師由單純的教學者向全面的育人者轉變。走班制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與學關系,要求教師不僅僅是“經師”,更應該成為“人師”;不能只是“授之書而習其句讀”,更應該“傳其道解其惑”。尤其是走班制教學新樣態下,德育有可能出現“空白地帶”,教師更應該以德為先、以人為本,自覺承擔起育人職責,全方位服務學生的成長成才,真正成為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和奉獻祖國的引路人。湖南師大附中全面推行了“全員育人導師制”,在鞏固和完善傳統的“四大節三體驗兩服務一學習”德育平臺的基礎上,還成立了心理發展中心、生涯發展指導中心、生活指導中心、綜合實踐指導中心和黃雅芩班主任名師工作室等“四中心一工作室”,組建了學業導師、學科競賽導師、專業訓練導師、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導師、生涯規劃導師、心理輔導咨詢導師、生活導師、綜合社會實踐導師等多支導師隊伍,滿足了學生多元化發展的需求。學校連年承辦“省培計劃”高中生涯規劃培訓者研修項目,已經成為全省生涯規劃培訓中心;學校舉辦生涯規劃導師認證培訓多期,已經組建了一支近百人的生涯規劃導師隊伍;學校成立了心理教研組和“在途中”心理社,密切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擁有持證心理輔導師近30名。學校還特別倡導“師生發展共同體”建設,要求教師一方面認認真真培養學生,一方面扎扎實實提升自己,在教與學的動態生成過程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
第三,優化教師能力結構,要求教師由過去的教育“苦行僧”向教育研究者轉變。“走班制”教學新樣態下,教育常規管理將復雜化,行政班管理職能可能弱化,教學班集體觀念可能淡薄,學生監管可能左支右絀,問題疏解可能顧此失彼;教學常規工作將復雜化,諸如集體備課、交流學習、教研組活動、教學評價等都將出現變化,紀律、考勤、作業、輔導都將變得困難;師生關系經營將復雜化,師生相見的陌生化、相處的碎片化,將影響師生課堂有效對話的實現和融洽師生關系的共建;設施設備管理將復雜化,大到教室格局、小到桌椅布置都要推翻重組……出問題很正常,有問題不可怕,問題就是課題,有問題就有研究,問題越多研究機會越多,問題越大研究價值越大。學校應該因勢利導,引領教師研究,從“亦步亦趨的教書匠”走向“與時俱進的教育家”。因此,湖南師大附中啟動了研究型高中創建工程,建立了示范性高中研究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基地,我們相信,只有引導教師像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那樣“走到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教師才不會被那些瑣碎事務牽著鼻子走,從而告別“低效率勤奮”,更好地履行教書育人天職,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第四,優化教師能力結構,要求教師由過去的職業化工作者向專業化發展者轉變。走班制教學新樣態下,學校應立足崗位,著眼長遠,積極建立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持續發展的支持體系,鼓勵教師大膽探索,創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形成教育特色與教學風格,成為研究型、學者型教師。湖南師大附中經過長年實踐探索,成功構建了教師校本研學體系、國內國際合作交流體系、教師研究成果孵化與推廣體系、教師身心健康發展促進體系、教師考核評價體系等教師專業發展體系,形成了“深度培訓、適度超前、注重規劃、個性發展”的師資建設思路,構建了內容序列化、方式多樣化、活動常態化、選擇自主化的“四化”教師發展體系,提升了教職工的成長質量和綜合素質。2018年,湖南師大附中被確認為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學研究基地,研究方向為“示范性高中研究型教師隊伍建設”。為此,學校建設了青藍工程、青年名師培養工程、名師引領工程、教育家孵化工程等四大工程,打造了培訓平臺、研修平臺、磨課平臺、學術平臺等四大平臺,建設了湖南師大附中之謨教師研修院,引領教職工走上了一條教、讀、研、賽、寫五位一體的專業化發展之路。
新高考來了,不具建設性的爭議沒有任何意義,“應試化解讀”更有違制度設計初衷。面對走班制教學新樣態,作為普通高中,必須透徹理解其改革精神實質,徹底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全面變革固有教育方式方法,積極應對,主動作為。唯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辜負大好時機,不錯失發展良機。
(作者為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8QXwYbdEG6zreh1mSYI6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