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所在位置:
文章內容 / Article Content

湖南師大附中體育課程規劃及學生體育評價標準

發布:體育教研組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5-17 人氣:

一、課程特色
在總結我校多年的高中體育課程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摒棄為特色而特色,強調所有學生在畢業前必須掌握武術或乒乓球技術的不尊重學生個性的教學行為(事實也只是理想化而無法實現的),充分體現我校辦學特色:以人為本、兼容并蓄、發展個性的宗旨,結合體育與健康新課程理念,從尊重學生的興趣需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入手;在教師的指導下,以運動項目為載體,以身體練習為手段,除每年教育部規定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之外每個學生每學期必測50米、立定跳、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并達到我校制定的測試標準,強調課程的基礎性、實用性、社會性,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系統地掌握體育與健康知識,積極參與運動實踐,從而形成我校學生興趣——愛好——專長——習慣的發展趨勢,使學生走出校門前有適合自己的1—2門體育項目愛好與技能,為終身體育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形成體能+素質+興趣特長的課程特色。
通過三年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該達到以下的目標:(1)提高參與意識:學生對體育運動具有學習興趣,能夠積極參與各種體育運動,培養鍛煉習慣與終身體育的意識。能評價自身的健康狀態,會利用掌握的技能根據自身特點制訂鍛煉計劃,并對鍛煉效果進行評價。(2)發展運動技能,提高自我鍛煉能力:認識運動的價值,熟練掌握1~2運動項目的基本方法與技能。全面發展速度、靈敏、耐力、力量等身體素質,提高跑、跳、投等運動能力。重視安全防范意識,減少運動傷害事故,掌握常見運動創傷的處理方法。(3)提高健康水平: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適應能力和疾病抵御能力。明確個人健康、群體健康和社會發展的關系,增強社會責任感。了解營養、環境和生活方式對健康的重要性,建立起科學合理的飲食衛生習慣。(4)促進心理水平的發展:體驗到運動過程的樂趣與成就感,增強自信心,提高自我情緒控制能力。運動過程中具有勇敢、頑強、果斷、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質。能與同伴和諧相處,尊重他人,遵守比賽規則服從裁判,具有協作配合意識,體現良好的團隊精神。
二、課程設置  
 根據我校現有的教學場地設施及教學人員的專業狀況,我校高中體育健康課程擬開設田徑、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武術八個項目,其中田徑是一切運動之基礎,因此擬將田徑項目作為我校高中第一學期體育健康課程設置中的必修教材。另外武術是中華五千年文明之瑰寶,也是很好的終身鍛煉的體育項目,也擬將武術操及五步拳第一學期的必修內容。乒乓球號稱“國球”,是一項很好的可以終身鍛煉身體的體育項目之一,同時也是我校體育多年的一大特色,乒乓球可以推薦為附中學生在高中選修內容當中的首選教材;健美操時尚、奔放,是女孩子健體修身的很好項目之一,健美操可以做為附中女生在高中選修課當中必選教材,也就是說附中的學生在高中三年的六個學期體育課當中必須完成田徑、武術操或健美操(女)的學習,再任意選修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健美操,也可重復選修。概括起來第一部分為必修內容:田徑、武術操、健康教育主題;第二部分為選修內容;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女生必選)、武術,學生根據興趣需要可重選進一步提高技能水平。
三、課程組織形式及人員配備
打破傳統的行政分班,施行大班按項目分班授課的組織形式,如六變九,六個行政班變成九個項目班,學生按要求選擇好相應的班,一學期一換。即籃球兩個班、乒乓球兩個班、排球、足球、羽毛球、武術、健美操各一個班共九個項目班。
 
田 徑、武術操及五步拳(必修):第一學期
籃 球(選修):高一、高二、高三各四個大班,每個大班開設兩個籃球選修班
             共4*2*2*3==48節課    
排 球(選修):(選修):高一、高二、高三各四個大班,每個大班開設一個排球選修班
             共4*2*3==24節課       
足 球(選修):(選修):高一、高二、高三各四個大班,每個大班開設一個足球選修班
             共4*2*3==24節課      
乒乓球(首選):高一、高二、高三各四個大班,每個大班開設兩個乒乓球選修班
             共4*2*2*3==48節課     
羽毛球(選修):高一、高二、高三各四個大班,每個大班開設一個羽毛球選修班
             共4*2*3==24節課      
武 術(首選):高一、高二、高三各四個大班,每個大班開設一個武術選修班
             共4*2*3==24節課       
健美操(女生必選):高一、高二、高三各四個大班,每個大班開設一個健美操選修班
             共4*2*3==24節課       
附:1.各模塊測試評價標準:
    2. 素質測試標準:           高一:     高二:     高三; 
1000米(男)800米(女)    
       50米
       立定跳遠
四、群體活動與課程的配合
     群體方面,課間操要求全員到位,我校現行的大課間方案是高三年級在校園過道跑操,高一、高二年級夏秋季節進行武術操,冬、春季進行冬季長跑,平時根據長沙市大課間活動的整體要求安排校園自編操、校園圓舞曲、武術操等活動,但最終能發展學生體能的練習手段還是跑操;還有我校的課外體鍛,年級落實每周兩次的跑操活動,并在每年的春季組織高一年級的春季馬路賽跑,這也是我校多年堅持形成的特色,并結合各項球類運動的開展。
五、未來發展趨勢的思考
體育課程不同于文化課,它受天氣、場地、器材等諸多條件影響,如果過多考慮教學成本和在教室上文化課的學生人數看齊,則體育課學生在學習和練習的空間與效率上都將大打折扣。八十年代與九十年代我校高中的男女分班教學在全省乃至全國是走在前列的,盡管現在的模塊教學在人數上有一定減少,但也基本和我校八九十年代的整班人數差不多,而且第一學期的田徑與武術必修仍然是行政班的整班教學,人數多達56—60人,不利于戶外體育教學與活動的開展,建議我校的高一第一學期的行政班必修課恢復男女分班教學,其實在教學成本上也沒超出多少,因為學校已給體育課的課時費換算降到了歷史上最低水平(與其它學科相比),八九十年代課時系數語文、數學是第一檔次;外語、物理、化學、體育是第二檔次;地理、生物、政治、歷史是第三檔次;藝術、勞技是第四檔次。而現在已經把體育放在和藝術、勞技、信息等第四檔次上,所以和以前相比成本不會超出很多。目前全國學生體質的下降程度有目共睹,隨著國家對體育的越來越重視,再過五年、十年,相信體育會被提升到一個更高領域,希望學校能走在時代的前沿,用發展實用的眼觀看待體育,功在現在,利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