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字里有“大”作為
發布:政治教研組 來源:未知 日期:2019-10-22 人氣: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堅持把科技特派員制度作為科技創新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進一步抓實抓好。這無疑對新時代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念茲在茲,以此為大。從2002年起科技部開展科技特派員試點工作,到2009年科技部等八部門在全國啟動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從2012年起科技特派員工作先后6次寫入中央1號文件,到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若干意見》......20年來,科技特派員工作從地方實踐上升為一項國家制度安排,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這項科技興農富民的新機制展現出了強勁生命力。
“知之深,愛之切。”把農業知識送到田間地頭,把產業體系引進偏遠山村,把科技服務帶到貧困農戶......2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數十萬科技特派員進村入戶,足跡踏遍鄉村田坎,將實驗室建到田間地頭,讓技術長在“泥土里”,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就像種子一般,在大地上生根發芽,讓“創新之花”開遍神州大地,在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取得顯著成效。數據最有說服力,目前全國已有數十萬名科技特派員活躍在農業農村生產一線,領辦創辦1.15萬家企業或合作社,平均每年轉化示范2.62萬項先進適用技術,直接服務6500萬農民。
提升“三農”的“成色”,才能筑牢全面小康的“根基”。進入新時代,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既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使命。與20年前相比,我國農村市場經濟面貌已有了很大變化,但還需要秉持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初衷,堅持以服務“三農”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科技人才為主體、以科技成果為紐帶,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不斷作出更大的貢獻,奮力譜寫決勝全面小康的“三農”篇章。也正基于此,科技部將進一步健全科技特派員管理服務機制和政策措施,鼓勵各地探索創新,解除科技人員的后顧之憂,使科技特派員“下得去、留得住、能干事、有實惠”,加快將科技特派員隊伍打造為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的骨干力量,將其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更好發揮出來。
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是反哺“三農”,更是在為未來播種。從這個意義上講,各地要將其作為創新驅動發展、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一項關鍵舉措,進一步抓實抓好,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的作用。“農”字里有“大”作為,廣大科技特派員也要秉持初心,把創新的動能擴散到田間地頭,成為黨的“三農”政策的宣傳隊、農業科技的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的領頭羊、鄉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用實際行動奮力繪就新時代“三農”發展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