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2022年湖南師大附中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方案
一、研修主題及對象
1.研修主題:實現三提升一全面,助力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2.研修對象:全體教師
3.研修分類:研修分類別進行,各類別人員研修主題如下:
研修分主題 | 對象 | 培訓形式 |
管理團隊信息化領導力提升 |
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 (校長、主管校長或主任、信息技術骨干教師等) |
線上研修 |
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力提升 |
培訓團隊 (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或學科負責人、信息技術骨干教師等) |
線上研修 |
教師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提升 | 學校全體教師 | 線上研修 |
湖南省能力提升工程2.0實踐探索 | 學校全體教師 | 線下培訓 |
校本應用能力考核解讀與示范 | 學校全體教師 | 線下培訓 |
二、研修目標
對象 | 研修目標 | 目標描述 |
管理團隊 | 提升信息化領導力 |
l 了解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帶來的影響和變革,理解“能力提升工程2.0”的政策要求,明確自身應承擔的工作職責 l 能夠根據學校實際確定未來三到五年的信息化建設發展目標,并能夠分解目標,根據本年度目標,科學制訂學校“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施方案 l 能夠有效組織學校培訓團隊根據實施方案制定學科信息化教學研修活動方案,并支持學校培訓團隊帶領教師有效開展信息化教學研修 l 能夠組織實施“能力提升工程2.0”的考核工作,并有效評估“能力提升工程2.0”的研修效果 |
培訓團隊 | 提升信息化指導力 |
l 理解“能力提升工程2.0”的政策要求;能夠根據學校“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施方案,制定教研組信息化教學研修計劃,并進行組織和實施 l 掌握信息化教學教研策略,能夠指導教師開展信息技術支持的學科教學、教研活動 l 理解學校“能力提升工程2.0”的校本應用考核辦法,能夠指導教師完成信息技術應用微能力考核 |
教師 |
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 |
l 掌握信息化教學策略,能夠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與教學評價 l 掌握信息化管理方法,能夠對教學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調整教學策略,能夠熟練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家校溝通與合作 l 掌握信息技術支持教研的方法與策略,能夠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校本教研和培訓學習 |
三、研修安排
1.網絡研修(1)網絡研修時間:2022年3月10日—2022年4月30日
(2)研修內容:中國教師研修網(學校管理團隊、培訓團隊、學校教師研修內容不同)
2.線下培訓
時間 | 培訓內容 | 主講人/主持人 | |
2022年5月6日 | 政策理解 | 《湖南省能力提升工程2.0實踐探索》 | 楊予平:湖南省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辦公室 |
2022年5月20日 | 實操經驗 | 《校本應用能力考核解讀與示范》 | 喻建軍:長郡中學 |
四、考核測評
1.考核維度本次研修,參訓學員以考核任務成果和課程學習情況為主,滿分100分。
2.成績認定
合格學員的認定:研修成績達到65分。學員需要在規定階段依次完成相關學習獲得學分。
3.考核細則
(1)考核內容
以《湖南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考核標準(試行)》中設置的20 個能力評價點為主要考核內容。
①在我省能力提升工程 1.0 階段發展測評(以下簡稱“發展測評”)中成績為“優秀”或“良好”的教師,在《考核標準》對應的能力評價點中至少選擇 2 個點進行考核,發展測評成績為“合格”的教師,至少選擇 3 個點進行考核。
②未參與發展測評或者參與了但成績未合格,且在 2022 年12 月 31 日前年齡未滿 50 周歲的教師,須在《考核標準》對應的能力評價點中至少選擇 5 個點進行考核。
③在 2022 年 12 月 31 日前年齡已滿 50 周歲的教師,在《考核標準》對應的能力評價點中至少選擇 2 個點進行考核。
(2)考核要求
2.0 考核綜合評定等第分為“優秀”、“合格”與“不合格”三個等第。《考核標準》中序號為 4、5、8、10、11、13、14、16、20 的 9 個能力點為中小學教師評優能力點。在我省 2.0 考核實施期間內,每個考核對象只有 2 次申報參加考核的機會。教師須在評優能力點中選擇 2 個或 2 個以上方可申請評優。
申報的評優能力點成績均為優秀,且其它能力點均為“ 合格”及以上,方可評定為“優秀”等第。申報的所有能力點成績均為 “合格”及以上,方可評定為“合格”等第。其它情況均評定為“ 不合格”等第。
評優能力點須按《考核標準》中的“考核數據要求”上傳參評材料,其它能力點可按《考核標準》中的“考核數據要求”上傳參評材料或提交本人近三個月在教學實踐中智能化應用平臺 采集的教學過程數據。
(3)任務學習考核細則
【學校管理團隊】
階段 | 課程學習 | 成果提交 |
階段一 | 觀看課程不低于100分鐘,計10分 | / |
階段二 | 觀看課程低于200分鐘,計20分 |
【作業1】提交一份學校“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施方案(包含校本考核辦法)(25分) 【作業描述】結合學校信息化建設實際,完成學校“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施方案 【作業2】一份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25分) 【作業描述】基于學校情況和展望未來的學校信息化建設規劃方案 【作業3】一份整校推進的實施總結(案例)(20分) 【作業描述】根據本校實施推進2.0工作的總結(案例) |
階段三 | 觀看課程不計入分數 |
階段 | 課程學習 | 成果提交 |
階段一 | 觀看課程不低于80分鐘,計5分 | / |
階段二 |
觀看課程不低于100分鐘,計10分 |
【作業1】提交一份學科信息化教學的研修活動計劃(10分) 【作業描述】依據學校整校推進實施方案,結合教研組內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狀,設計完成本教研組的信息化教學研修計劃 |
階段三 |
選擇5個微能力,完成1個微能力任務包得9分,共計45分, 任務包:每個微能力觀看對應課程不低于120分鐘+【作業2】提交信息技術應用微能力考核作業, 【作業描述】根據自主選擇的微能力對應作業要求,完成微能力任務作業 |
|
階段四 |
校本研修 發布不低于3個校本研修活動,每個活動10分,合計30分 |
提交活動總結 |
階段 | 課程學習 | 成果提交 | 備注 |
階段一 | 觀看課程不低于50分鐘,計5分 | / | 作業由坊主批閱打分后生成 |
階段二 |
選擇5個微能力,完成1個微能力任務包得9分,共計45分, 任務包:每個微能力觀看對應課程不低于120分鐘+【作業1】提交信息技術應用微能力考核作業, 【作業描述】根據自主選擇的微能力對應作業要求,完成微能力任務作業 |
||
階段三 |
校本研修 參與不低于3個校本研修活動,每個活動10分,合計30分 |
【作業2】一份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優秀片段教學案例或一份針對教材教學重難點,為學生服務的微課資源(教師原創)(20分) 【作業描述】二選一,優秀片段教學案例(8-15分鐘)或為學生服務的突破學科重難點的微課(5-10分鐘)。 |
五、考核結果的運用
1.通過 2.0 考核的教師,可獲得 25 個教師年度常規培訓學分,并取得由教育部監制、省教師信息能力提升辦頒發的《湖南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等第證書》。
2.各級教育行政機構要積極將 2.0 考核結果納入到教師職稱評聘、評優評先及教師資格證定期注冊的必備指標體系中,將優秀等第證書作為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等評聘的加分條件。
3.2.0 考核實施期間,省教師信息能力提升辦將定期對全省實施情況進行總結與通報,并根據 2.0 考核結果對于優秀集體和優秀個人進行通報,在全省范圍內進行宣傳與經驗推廣。
![]() |
附件:湘教工程辦〔2021〕1號 關于印發《湖南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 |
202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