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關于舉辦第35屆校園科技節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精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與科教興國戰略,提升我校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品質和習慣,發掘創新潛能。學校定于2022年3月14日到4月 8日舉辦我校第35屆校園科技節。
本屆校園科技節的主題是:“創新體驗•科技圓夢”。希望通過一系列的科技活動,彰顯學生的個性,提升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進一步增強全體學生的使命感和自信心,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并為國家和省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選送優秀科技創新成果與科技創新實踐活動成果。
校園科技節是我校綜合實踐課程“四大節、三體驗、兩服務、一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模塊,希望各部門高度重視,密切配合,共同辦好本屆校園科技節。
1.第35屆校園科技節組織機構
2.第35屆校園科技節活動實施方案
3.第35屆校園科技節“科技創新與制作競賽”作品征集方案
4.第35屆校園科技節啟動儀式暨科普講座、大疆無人機展示及交流會進校園活動方案
5.第35屆校園科技節“奇思妙想闖七關”競賽活動方案
6.第35屆校園科技節物理學家對抗賽(FZPT)方案
7.第35屆校園科技節“奇思妙想”紙質結構制作賽活動方案
8.第35屆校園科技節閉幕式暨航模展示、飛行表演、英才計劃成果展示、大篷車趣味科技活動方案
一、組委會
主 任:謝永紅
執行主任:彭榮宏
副 主 任:黃月初 陳迪勛 李春蓮 蘇建祥 李湘黔
劉 婷(學生會主席)
委 員:莫 暉 伏炎安 吳 卿 黃宇鴻 李智敏
周大勇 蘇曉玲 李 釗 向 超 溫 宇 李海汾 王 建
陳淼君 吳 菲 李艷妮 謝美麗 彭知文 周澤宇 楊群英
許 力 羅鵬飛
二、工作機構
(一)活動策劃、組織和競賽評審組
組 長:李湘黔
組 員:彭知文 羅鵬飛 馬順存 楊一鳴 唐利輝
吳 瑤 朱瑋晨 張先早
職 責:
1.策劃活動項目,制定活動方案、實施細則和評比辦法。
2.組織學生報名和參加活動。
3.負責對外聯系和優秀作品推薦,組織評比、表彰、獎勵等。
(二)學生組織組
組 長:吳 卿
成 員:李 釗 溫 宇 甘智英 李海汾 王 建
陳淼君 吳 菲 李艷妮 萬紅梅 毛 偉 物理教研組
各班班主任
主要職責:
1.賽前規則培訓,活動比賽組織(科技創新處、團委、物理教研組、年級組、班級)。
2.組織觀眾(年級組長)。
(三)學分認定組
組 長:黃宇鴻
組 員:李 勇 朱修龍 甘智英 課程與教學處教師
職 責:本課程模塊學分認定、成績評定。
(四)宣傳組
組 長:蘇曉玲
組 員:周大勇 李 釗 朱瑋晨 謝武龍 雷 晟
沈迪聰 學生傳媒聯合會
職 責:
1.負責對內、對外宣傳報道,重要活動攝像、攝影。
2.制作和展出科技節宣傳板報或橫幅標語。
3.校園廣播站、電視臺科技節活動報道,科技專題節目制作與播出。
(五)安全、后勤、技術保障組
組 長:李智敏 周大勇
組 員:鄧 剛 李師力 彭 琳 黃萬新 鄒欣鴻
后勤與保衛處職員 信息技術處教師 學生會干部
職 責:
1.負責安全、后勤、技術保障工作。
2.制定安全預案,負責大型活動的安全保衛工作。
附件2:第35屆校園科技節活動實施方案
一、組織工作
1.2021-202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部署科技創新競賽項目作品征集工作,2022年2月25日前收集和評選科技創新競賽項目優秀作品。
2.第四周召開第35屆校園科技節組委會會議,研究部署科技節各項工作。布置科技節各項活動,組織學生做好前期準備和競賽報名工作。
3.第五周星期一(3月14日)舉行科技節啟動儀式。
4.參見《第35屆校園科技節“科技創新與制作競賽”作品征集方案》,完成相關工作。
5.分別由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語文、藝術、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等教研組組織評獎。
6.第十周閉幕。
二、宣傳工作
1.制作橫幅和標語,刊出活動方案,校園網站刊登活動方案和項目評選結果。
2.第十一周展出獲獎作品。
附件3:第35屆校園科技節“科技創新與制作競賽”作品征集方案
第35屆校園科技節將于2022年3月舉行,為鼓勵同學們大膽創新、積極實踐,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科技作品參加學校科技節和全國、省市科技創新大賽等相關比賽的評選活動,為將來的高校強基計劃考核創造條件,特向全校同學征集科技創新與制作作品,希望同學們充分利用寒假,踴躍參與到科技節的科技創新與制作競賽活動中來,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創造出優秀的成果,以此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并以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社會服務,充分體現自身價值和優良的個人素質。
一、科技創新與制作競賽作品征集范圍及要求
1.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
學生在科技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科技發明創造作品、工程設計作品、信息學成果、科學研究論文、科學小論文、研究性學習成果等。學生參賽作品按照《長沙市第39屆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規則》進行評審。作品用A4紙打印,加封面。
2.青少年科技創意競賽
學生參賽作品按照《長沙市第39屆青少年科技創意比賽規則》進行評審。
3.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展示
學生參賽作品按照《長沙市第39屆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比賽規則》進行評審。作品用A4紙打印,加封面。
4.青少年科學DV作品展示
學生參賽作品按照《長沙市第39屆青少年科學DV 作品評審標準》進行評審。作品用A4紙打印,電子稿存光盤或U盤,配封面。
以上作品對應的比賽:第39屆長沙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第43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第3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第22屆“明天小小科學家” 獎勵活動;2022年丘成桐科學獎(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第73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實用新型專利與發明專利申報。
5.“探索與創新”電腦制作活動
包括(電腦藝術設計、網頁設計、電腦動畫(二維)、電腦動畫(三維)、電腦動畫(健康教育專項)、電腦動畫(“和教育”手機動漫)、3D創意設計(創新未來設計)、3D創意設計(創新三維設計)、計算機程序設計、微視頻(微電影)等。學生參賽作品按照《第23屆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指南》進行創作。電子稿存光盤或U盤,配封面(使用特殊軟件制作的作品需附帶運行程序)。
以上作品對應的比賽:第23屆湖南省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第23屆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第13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展映展評活動。
6.“北斗領航夢想”科技創新作品制作
包括科技制作(實物類作品,或基于Android、IOS、Windows等平臺的智能應用軟件或flash、DV、繪畫、攝影等)、應用方案、科技論文、科技創意等相應不同類型作品(鼓勵實物創新產品研發制作)。突出北斗衛星導航科技與應用領域創新。學生參賽作品必須提供文字作品和報名表,其中文字作品字數原則上不超過6000字。文字作品為word格式,規格統一為A4紙,圖片為jpg、gif、rar、zip格式,視頻為WMV格式,大小不得超過20M。作品格式須參照《第12屆“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作品格式規范書》。
以上作品對應的比賽:第13屆“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7.以上競賽活動指導教師及學校評委會
指導教師可以為科研機構科技專家、相關學科領域的專家、教授、學校相關指導教師。
學校評委會為學校科技創新處、德育與學生發展處、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教研組相關教師。
二、活動說明
1.作品征集截止日期為2021-2022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周星期五(2月25日),學校評委會將從上交作品中評選出的優秀作品推薦參加長沙市和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對應項目的比賽。
2.以上競賽項目全校各年級學生均可根據自身條件以個人或小組形式參賽,我校高一、高二年級學生每人至少要選擇其中一個項目交一件作品。參賽者在送交作品時填寫項目申報表,評委會將確定專門的評審小組組織評比,按學校有關獎勵方案給獎。對于組織得力、交納作品數量多、獲獎級別高的班級,評定優秀組織獎。
3.所有作品必須由參賽者先詳細了解參賽項目的比賽規則或活動方案、自主選擇參賽項目、自主設計和研究、自己制作或撰寫,并具有原創性、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的作品,可以主動找相關科研機構科技專家、相關學科領域的專家、教授、學校相關指導教師進行指導,必須于2月25日(星期五)之前將作品交至執中樓科技創新處朱瑋晨老師處(執中樓一樓107室)。
三、評獎辦法
所有參賽項目分項設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三個獎勵等級,其中個人(或小組)形式參賽的,一等獎占參賽人數的5%;二等獎10%;三等獎20%。學校將通報各班作品上交數量。作品數量及質量,作為班級年度評優依據之一。獲獎作品在全校進行表彰和展示,并頒發榮譽證書和獎學金,從一等獎作品中選送優秀作品參加長沙市和湖南省、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相關競賽活動評比。
注:所有作品務必在封面寫上:1.作品名稱;2.作者姓名、年齡、所在年級和班級;3.簡述作品功能或創意等。
附件4:第35屆校園科技節啟動儀式暨科普講座、大疆無人機展示及交流會進校園活動方案
一、活動宗旨
進一步普及科技教育,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提高學生的科技素養,特在第三十五屆科技節期間邀請2018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凝聚態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附中校友丁洪,為學校師生做科普講座,同時邀請大疆集團為學校師生做產品展示及交流分享會活動。
二、活動安排
(一)參加對象
高一年級學生
(二)活動流程
1.第35屆校園科技節開幕式,3月14日升旗儀式。
2.大疆無人機展示:圖書館大廳,3月14日-15日全天。
3.大疆交流分享會:圖書館報告廳,3月22日16:00-17:40。
4.科普講座:科學家丁洪教授,地點會議廳,3月17日16:50-17:50。
5.科普講座:科學家龔新高院士,地點會議廳,3月25日16:20-17:50。
附件5:第35屆校園科技節“奇思妙想闖七關”競賽活動方案
一、活動宗旨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對引導和培養青少年科學興趣、保持好奇心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特在第35屆校園科技節期間舉辦“奇思妙想闖七關”競賽活動。
二、活動安排
各班自行確定活動主題。參賽者根據主題設計方案,要求包含七個不同的環節,利用七種不同的傳動方式完成闖關。方案要求附簡圖。
1.參賽對象及辦法:高一年級全體學生,以班級為單位,每班至少有一組參賽,每組人數不多于五人。
2.比賽時間:4月1日(星期五)下午16:00-18:00。
3.競賽地點:云麓樓前坪。
三、比賽要求
1.以高一年級各班班級的小組為單位,在輔導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共同設計、制作、調試,最終形成作品。
2.作品需用七種不同的傳動模式完成闖關。
3.作品尺寸規定(寬0.8米至1.2米、長1.6米至2.4米)。
4.參賽學生需拍攝“闖七關”的視頻,并在視頻中簡單介紹設計意圖。
5.參賽學生需現場進行相關的項目操作并接受現場評委的問辯。
四、記分標準和評比辦法
1.在三十分鐘內完成參賽作品的安裝調試計10分。
2.作品七關傳遞成功計20分,人為輔助每過一關扣3分。
3.作品七關傳遞方法不重復,計30分,重復一次扣5分。
4.演示效果10分,制作工藝10分。
5.視頻拍攝20分。
6.評委
仲裁:彭知文 馬順存 楊一鳴 唐利輝 焦 暢 吳 瑤
統分:朱瑋晨 張先早
五、評獎辦法
1.按參賽組數的15%為一等獎、20%為二等獎、25%為三等獎。凡參賽人數超過10人(含10人)的班級頒發“優秀組織獎”。
2.學校將通過網站對獲獎學生及學生作品進行展示宣傳并頒發榮譽證書。
六、參考學習資料
1.湖南師大附中1605班“奇思妙想闖七關”設計方案及現場展示視頻

2.湖南師大附中1607班“奇思妙想闖七關”設計方案及現場展示視頻

3.湖南師大附中1609班“奇思妙想闖七關”設計方案及現場展示視頻

4.湖南師大附中1612班“奇思妙想闖七關”設計方案及現場展示視頻

附件6:第35屆校園科技節物理學家對抗賽(FZPT)方案
一、活動宗旨
進一步普及科技教育,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培養參賽者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協作精神和實踐能力,鍛煉中學生解決復雜科學問題的能力,并且能夠針對這些問題給出令人信服的解決方案,特在第三十五屆科技節期間舉辦第二屆“物理學家對抗賽(FZPT)”比賽。
二、活動安排
1.參賽對象:高二年級全體學生
2.參賽辦法:各班學生自由組合,3-5人一組。每個班級至少組一隊參加比賽,3月11日前完成報名及登記工作,3月11日中午圖書館報告廳參加宣講會,領取參賽題目。確定參賽后,需要從下發的題目中選取一個進行研究,形成研究報告,上交科技創新處進行初評。初評后將有8支隊伍進入決賽圈,競賽采取團隊辯論方式進行,進行現場辯論。
3.時間節點:研究報告于第七周星期一(3月21日)前上交,決賽圈辯論賽于第七周星期五(3月25日)下午15:50-17:40舉行。
4.比賽地點:會議廳和圖書館報告廳。
三、“FZPT”規則
1.確定參賽后,需要從下發的題目中選取一個進行研究,利用課余時間可以進行相關實驗、數據分析和結果分析(可咨詢物理實驗室確定實驗內容和時間),并形成研究報告(可以是word文檔或者ppt),上交科技創新處進行初評。初評過后,8支參賽隊伍進入決賽圈。
2.參賽前,8支參賽隊需要準備三個題目,可以進行相關實驗、數據分析和結果分析,并將結果以ppt形式呈現。
3.決賽圈規則:屆時,8支參賽隊伍將分成兩組進行現場辯論,輪流擔任正方和反方。反方可以指定正方就某一題目做陳述報告,正方有一次讓反方重新選擇的權利。正方根據指定的題目進行論述,吸引聽眾把關注重點轉移到該題所涉及的主要物理概念和結論上來。反方針對正方報告內容的弱點或謬誤處,提出質疑,總結正方解決方案和報告陳述的優點和不足。但提問內容不應含有自己對問題的解答,只能討論正方的解答。
4.比賽時間:每輪比賽中,正方陳述10分鐘,反方準備3分鐘,雙方辯論7分鐘,總計20分鐘。
5.成績評定:在一輪對抗賽中,每一次階段賽過后,評委要就各隊的臨場反應,對問題的提問和回答,以及團隊參與討論的表現,分別給予每一隊 1 至 10 分的整數分數,然后依下列各辯論角色的加權指數,計算加權平均成績。
6.正方:×3.0,反方:×2.0。
7.比賽進行一輪,每支決賽圈隊伍均會擔任一次正方和反方,兩次成績之和作為比賽成績排定名次,如名次相同,則以正方成績排定名次,如再相同,則并列。
8.評委
仲裁:彭知文 楊 飛 袁江濤 沈睿哲 張日東 馬順存
楊一鳴 唐利輝 彭宇軒
計分:朱瑋晨 張先早
四、評獎方法
1.集體獎:設特等獎兩名,一等獎六名,其余為二等獎和三等獎。凡參賽人數超過12人(含12人)的班級頒發“優秀組織獎”。
2.單項獎:設決賽圈最佳辯手2名,優秀研究報告獎4名
3.學校將通過網站對獲獎學生及學生作品進行展示宣傳并頒發榮譽證書。
五、參賽題目
1.甜蜜的海市蜃樓:法塔莫干納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海市蜃樓的名字。而使用激光照射具有折射率梯度的流體時,也會產生類似的效果。研究這一現象。
2.畫出來的導線:用鉛筆在紙上畫的線可以導電,研究這種導線的導電特性。
3.漂移的斑點:將激光束照射到黑暗的表面上。在斑點內可以看到顆粒狀圖案。當用相機或人眼觀察這個圖案時,圖案似乎在緩慢移動,圖案相對于表面似乎在漂移。解釋現象并研究漂移如何取決于相關參數。
4.胡椒罐:如果你拿一個鹽或胡椒罐,搖晃罐子,里面的東西就會慢慢地倒出來。然而,如果一個物體沿罐底摩擦,則倒出速度會顯著增加。解釋這種現象,并研究倒出速度如何依賴于相關參數。
5.玩紙牌:一張標準的撲克牌只要在投擲的過程中旋轉,就可以運動很長的一段距離。研究影響距離和軌跡的參數。
6.填充瓶子:當垂直的水柱進入瓶子時,可能會產生聲音,并且,隨著瓶子被填充,聲音的特性會改變。探究此系統的相關參數,如水柱的速度與尺寸,瓶子的大小與形狀或水溫等對聲音的影響。
7.牛頓擺:牛頓擺的振動會逐漸衰減,直到擺球靜止。探究相關參數,例如擺球的數量、材質和排列方式對牛頓擺衰減速率的影響。
8.吸管:當將一根吸管放在一杯碳酸飲料中時,它可能會升高,有時會也翻倒在杯沿上。研究和解釋吸管的動作,確定吸管倒伏條件。
9.星芒:在晚上給一個發光的燈拍攝照片時,照片中可能會出現從燈中心發出的一些光線。研究和解釋這種現象。
10厚透鏡:一個裝滿液體的瓶子可以用作透鏡。可以認為如果將這樣的瓶子在晴天落在桌子上會造成危險。可以用這樣的“透鏡”來烤焦一個表面嗎?
11.咖啡杯:物理學家們喜歡喝咖啡,但端著一杯咖啡在實驗室間行走會很麻煩。研究杯子的形狀、步行速度和其他參量如何影響走路時咖啡濺出的可能性。
12.磁力剎車:當一個強磁鐵從非鐵磁性金屬管內降下來時,它會經歷一個阻滯力,研究這個現象。
13.手風琴橋:如果一張紙被“手風琴式”折疊或者被卷成筒,那么它將更加難以彎曲。使用一張單一的A4紙和少量膠水,如果需要的話,構建一座跨越280毫米間隙的橋梁。介紹相關參數,用以描述該橋梁的強度,并優化其中的部分參數或全部參數。
14.時間計量:眾所周知,沙漏的重量會隨沙子的流動而改變(按比例度量)。研究這種現象。
15.分離玻璃:在兩片薄玻璃之間放置一層薄薄的水,然后試著把它們分開。探討影響所需力的參數。
16.煮雞蛋:建議用非損傷的方法來檢測雞蛋煮熟的程度。探討你方法的敏感度。
17.單透鏡望遠鏡:一架望遠鏡可只用一枚透鏡制作,如果小光圈被用于替代目鏡,那么透鏡參數和孔會如何影響圖像(如放大率、清晰度和亮度)
18.海倫噴泉:構造海倫噴泉并解釋它的形成原理。他就相關參數如何影響水柱的高度。
19.“罐中罐”冰箱:這是一個依據蒸發冷卻的原理讓食物保險的裝置,它包括一個大容器、里面的小容器,各部分之間的空間用濕的多孔材料填充,例如沙子。請做出一個簡易的裝置,并研究怎樣達到最佳的散熱效果?
20.風速與電:讓電流流過線圈,當冷空氣流過線圈時,線圈的溫度將降低,研究風速如何影響溫度下降,能夠用此種裝置測量風速么?請做出自己的設計和研究。
21.浮沉子:講一個簡單的浮沉子(例如,部分裝滿水的倒置試管)放在裝滿水的長豎直管中,管中的壓力增加會迫使浮沉子下沉,當達到一定深度時,即使壓力變回其初始值,它也不會返回初始位置。研究此現象以及相關參數影響浮沉子的浮沉。
附件7:第35屆校園科技節“奇思妙想”紙質結構制作賽活動方案
一、活動宗旨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對引導和培養青少年科學興趣、保持好奇心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特在第三十五屆科技節期間舉辦“奇思妙想”紙質結構模型競賽活動。
二、活動安排
1.活動主題:創意、實踐、展示、成長
2.參賽對象:七年級、八年級全體學生,
3.參賽辦法:以班級為單位,每個班級至少組一隊參加比賽,每組人數不多于5人。
4.比賽時間:3月31日下午16:00-18:00
5.比賽地點:科技樓5507教室。
三、比賽要求
1.用厚度為230g(0.26mm-0.32mm)的 A4卡紙(卡紙數目不得超過6張)設計、制作一個模型裝置,14mm的光面鋼球可以從該裝置內自由滑離。
2.參賽學生需拍攝鋼球“闖七關”的視頻,并在視頻中表達出設計思路和制作過程;
3.競賽時先將模型裝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鋼球放在模型裝置內,松手讓鋼球自由運動。調試裝置,使鋼球滑離裝置的時間在40秒左右,越接近40秒得分越高。
4.參賽學生需現場進行相關的項目操作并接受現場評委的問辯。
四、比賽評分規則
1.視頻拍攝20分。
2.制作工藝10分。
3.環保節約10分(所用卡紙2張以內計10分,2-4張計5分,4-6張計0分)
4.演示效果60分(以 40 秒為中心,松手讓鋼球在模型裝置內自由運動至落到桌面的時間為39:00秒—40:99秒得60分,時間為37:00 秒—38:99 秒和41:00秒—42:99秒得50分,時間為35:00秒—36:99秒和43:00秒—44:99秒得40分,時間為33:00秒—34:99秒和45:00秒—46:99秒得30分,時間為31:00秒—32:99秒和47:00秒—48:99秒得20分,時間為29:00秒—30:99秒和 49:00秒—50:99秒得10分,時間小于29秒或大于51秒得0分。在鋼球自由運動過程中卡在裝置內算失敗,得0分)
5.評委
仲裁:彭知文 馬順存 楊一鳴 唐利輝 焦 暢 吳 瑤
統分:朱瑋晨 張先早
五、評獎辦法
1.按參賽組數的15%為一等獎、20%為二等獎、25%為三等獎。凡參賽人數超過10人(含10人)的班級頒發“優秀組織獎”。
2.學校將通過網站對獲獎學生及學生作品進行展示宣傳并頒發榮譽證書。
附件8:第35屆校園科技節閉幕式暨航模展示、飛行表演、英才計劃成果展示、大篷車趣味科技活動方案
通過航模飛行表演及模型展示,增強中學生對國防、航空航天事業的熱愛,活躍科技運動氣氛,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具體安排如下:
一、活動時間
4月8日(星期四)16:00-17:40(視天氣情況決定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二、活動地點
田徑場
三、參加人員
七年級、八年級、高一年級全體學生。
四、活動內容
1.航模展示及飛行表演活動。
2.英才計劃成果展示。
3.大篷車(省科協)趣味科技活動。
五、活動組織
活動策劃:李湘黔 朱瑋晨 馬順存
工作人員:航模興趣班學生
校外支持:湖南省科協、湖南省航模協會
宣傳展板:朱瑋晨 馬順存
宣傳拍照:黨委辦公室
學生組織:李艷妮 吳 菲 陳淼君
電子設備:信息技術處負責準備音響設備1套、手持話筒2個
場地布置:后勤與保衛處負責在田徑場設置隔離墩60個+安全隔離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