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教育事業的具體實踐者和直接推動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必須堅持黨對教師隊伍建設的領導,確保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黨支部書記、司長王定華認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依照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和五部委聯合出臺的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做好師德建設、隊伍培養、教師管理綜合改革、補強鄉村教師短板、倡導尊師重教等重點工作,全面開啟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新征程。
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一系列符合當代中國實際的重大戰略舉措,其中在談到教育與教師工作時強調“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
黨的十九大報告舉旗幟、指方向,明方略、繪藍圖,是我們邁向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續寫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1、堅持黨對教師隊伍建設的領導,確保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教師是教育事業的具體實踐者和直接推動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必須堅持黨對教師隊伍建設的領導,確保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從而培養造就又紅又專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在教育系統,必須牢牢掌握黨對教師隊伍建設的領導權,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的領導和把關作用,統攬全局,協調各方。
加強教師隊伍黨的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政治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推動廣大黨員教師增強“四個意識”,對黨忠誠、為民造福;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思想建設首要任務,引導廣大黨員教師牢記黨的宗旨,挺起共產黨員的精神脊梁,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總開關”問題。
重視做好在優秀青年教師中發展黨員工作,健全把骨干教師培養成黨員、把黨員教師培養成業務骨干的“雙培養”機制。充分發揮黨支部教育管理監督黨員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把廣大師生凝聚在黨的周圍。
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讓廣大教師心暖氣順。堅持黨管人才原則,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形成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教師人人盡展其才、好老師不斷涌現的良好局面。
2、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構筑引導學生扣好人生扣子、引領社會良好風尚的中國教師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不僅其一言一行對學生有著最深刻、最直接的影響,而且其一舉一動也往往成為社會風尚的標桿。必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讓廣大教師成為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引領社會良好風尚的重要力量。
為此,應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廣大教師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堅定“四個自信”。
廣大教師應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準確把握深刻內涵,內化為思想自覺和情感認同,外化為自覺行為和日常習慣,提升價值判斷、選擇和塑造能力,明辨是非正誤,看清真假善惡,注重區分政治原則、思想認識、學術觀點等問題,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
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應多措并舉。現在是時候建立全國統一的新入職教師宣誓制度了,以此增強教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強化師德考評,加強師德獎勵,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體現獎優罰劣。注重宣傳感召,廣泛開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活動。持續推出一大批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
3、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夯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的優質教育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基礎教育階段,“有學上”不再是突出問題,而“上好學”、接受更加優質的教育成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必須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的教育。
首先,吸引優秀人才從教。鼓勵辦學條件好、教學質量高的高校師范專業提前批次錄取,提升生源質量。對符合政策要求的采取到崗退費或公費培養、定向培養等方式,吸引和選拔優秀青年就讀師范專業。完善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公費教育政策,調整履約任教服務期限。
其次,提高教師培養質量。研究啟動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加大師范院校支持力度,適時提高師范專業生均撥款標準,重點建設一批師范教育基地,辦好師范院校和師范專業,建立以師范院校為主體、高水平非師范院校參與的中國特色師范教育體系。
深入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推進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育人,分類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中小學教師、高素質善保教的幼兒園教師、高素質“雙師型”的職教教師、高素質創新型的高校教師。
再次,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統籌推進國培項目,國培計劃集中支持中西部鄉村教師提升整體素質,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重點提升職業院校教師實踐教學技能,高校國培項目注重提升西部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強化校本教研,發揮教學名師示范帶動作用,引領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通過領航工程、領雁計劃等舉措,倡導教育家辦學,鼓勵教師大膽探索,成為學生創新精神的呵護者、創造能力的培育者、創業生涯的指導者。
4、深化教師管理綜合改革,破除影響教師隊伍建設的體制機制弊端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同其他領域一樣,教師工作領域改到深處,面臨矛盾越多、難度越大,尤其在教師管理方面仍存在不少瓶頸障礙和硬骨頭。必須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最大限度釋放教師隊伍的創新創造活力。
抓住問題要害,聚焦管理頑疾,實施破解之策,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創新和規范中小學教師編制配備,盤活事業編制總量,優化編制結構,向教師隊伍傾斜。完善準入和退出制度,深化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注冊改革,逐步將幼兒園教師學歷提升至專科、小學教師學歷提升至師范專業專科和非師范專業本科、初中教師學歷提升至本科,有條件的地方將普通高中教師學歷提升至研究生。
制定符合教育行業特點的中小學教師聘用制度;鼓勵職業院校專設流動崗,聘用企業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兼職任教;嚴把高校教師選聘思想政治關,推進職務聘任制改革,實現能進能出、能上能下。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提高中小學中高級教師崗位比例,在中職學校設立正高級職稱,將職稱評審權下放到高校并做好相應監管。
深化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學實績和師德要求,努力扭轉中小學單純以升學率和學生考試成績評價教師的傾向,努力扭轉高校教師重科研輕教學、重數量輕質量的傾向,引導廣大教師潛心教書育人、靜心研究學術。
5、補強鄉村教師隊伍短板弱項,努力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說,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打贏脫貧攻堅戰,短板和弱項在鄉村。斬斷窮根,阻止貧困代際傳遞,根本靠教育,關鍵在教師。必須培養造就素質優良、甘于奉獻、扎根鄉村的教師隊伍,努力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切實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壓實地方主體責任,倒排工期、跑表計時,力度不減、尺度不松,確保每一項政策舉措落地生根、見到實效。加強培養補充,鼓勵地方政府和相關院校采取多種方式培養“一專多能”的本土化鄉村教師;逐步擴大“特崗計劃”招聘規模,適時提高特崗教師工資性補助標準。加強培訓提升,優化鄉村教師培訓內容方式。
統一城鄉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編制配備向鄉村小規模學校傾斜。推進交流輪崗,深化“縣管校聘”制度改革,引導城鎮優秀教師校長向鄉村流動。
著力實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邊遠艱苦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提高補助標準。加大周轉房建設力度,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納入住房保障范圍,讓鄉村教師住有所居。關愛鄉村青年教師,在培訓、職稱評聘、表彰獎勵等方面予以傾斜,穩定鄉村青年教師隊伍,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
6、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增強教師的職業榮譽感獲得感幸福感
一個國家是否尊師重教,決定其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一個民族是否尊師重教,決定其賡續的前途和命運。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各地各部門及社會各界都應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尊師思想,身體力行,切實增強廣大教師的榮譽感獲得感幸福感,逐步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一是擺上重要位置。推動尊師行動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治國理政實踐中,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根本性民生工程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堅持教育規劃、經費、政策、資源等要素優先向教師隊伍建設傾斜,提升教師的政治地位、經濟地位、社會地位和職業地位。
二是改善生活待遇。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確保平均工資收入不低于當地公務員。關注教師身心健康,提供有效健康服務,讓教師健康工作、幸福生活。
三是提高榮譽意識。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管辦評分離,充分發揮教師辦學治校主體作用。完善榮譽制度,深入做好教學名師、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教書育人楷模等評選推選活動,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
四是厚植尊師文化。大力弘揚源遠流長的中華優良尊師傳統,構建新時代尊師文化體系。加強尊師教育,把尊師文化融入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幫助孩子從小埋下尊師的種子,堅決杜絕辱罵甚至毆打教師暴力事件的發生。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營造尊師光榮、鄙師可恥的社會氛圍。
總之,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針,依照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五部委聯合出臺的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銳意進取、埋頭苦干,全面開啟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新征程。(本文系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王定華在中國教育學會第30次學術年會上的致詞基礎上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