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至右:主持人、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MBA項目副主任陳建科、浙江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壽涌毅、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崔學剛、上海外國語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吳昀橋)
騰訊教育訊 12月11日,2016年第四屆騰訊網商學院發展論壇在北京圓滿舉行。本屆活動以“變革與重塑,商科教育的智變時代”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商科教育的優秀力量共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商學院在發展歷程當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伴隨著中國管理教育不斷的沉淀和變革,也逐漸展現出新的視角。分論壇二以“探尋新常態下管理教育的全新視角”為主題進行了精彩的圓桌論壇,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MBA項目副主任陳建科、浙江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壽涌毅、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崔學剛、上海外國語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吳昀橋參與分享。以下為嘉賓觀點精彩摘要。
互聯網+大環境背景下,我們的國家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講經濟從量變到質變,管理教育也是如此。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MBA項目副主任陳建科表示:“其實我發現特別在我們的教育過程當中,我們還有部分教授,如果還是在講西方的案例,講西方的管理的話,經常受到學生的投訴,案例太多了,如果還講西方的經典案例,不適用于中國問題,不能解決中國問題。”中國經濟發展到現在,到新常態以后,必須探索自己的管理教育,同樣要輸出自己的管理教育。發展到現在,不單純送學生出去學習,更多的也應該招收留學(課程)生進來,學習中國的管理教育。
面對經濟新常態的發展階段,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崔學剛認為要始終堅持幾個原則,最初的使命,或者初心是什么?內外環境是什么?能夠為經濟新常態情況下能夠做出社會貢獻是什么?崔學剛說:“我們總結出來,在新的時代,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如何提升。第二是科技知識,第三是人文。所謂的人文是國際化認證過程當中,已經提升為人道主義社會責任概念。于是我們基于這樣的一個需求,我們重點強化了一個國際化、本土化和本校特色這樣三個資源的要素。”
新常態經濟下,國內外企業升級轉型是未來的大趨勢,企業的升級轉型也意味著管理人才的培養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浙江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壽涌毅表示:“新常態指經濟,對我們的教育產生影響,浙大管理學院,MBA項目最近一兩年做了很多調整,我個人對經濟新常態理解涉及到幾個點,我們現在越來越強調本土化,我們大量地去關注國內的本土企業,本土有非常多新的發展。不管百度、騰訊、阿里也好,已經有非常多的中國成功優秀企業,作為商學院教授,有責任研究和總結這些優秀的中國本土企業成功之道,總結提煉,聲稱理念,有責任傳播擴散到給MBA同學,這是本土化給我們的意義和啟示。”未來中國市場絕不是單純的國內市場,因為中國經濟作為世界經濟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中國市場就是最具潛力的國際市場。
如今,市場經濟所需人才是復合型的專業精英,人才的定義更加的廣泛、綜合。如何在中國環境培養世界精英人才似乎是所有人需要去探索的。上海外國語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吳昀橋發表了他的想法,培養的方式怎么跟國際連接,需要去秉承一個觀念,一定要把國際上頂尖的教學老師、教學方法引入到學校,目的很簡單,不是單純的因為引而引,引是為了融合,把他們引入進來,讓他們把先進的東西傳遞給學生,同時老師互動當中,獲得國際化教學方式成長,通過這個工作上的碰撞,進一步明確,哪些適合中國企業,哪些不適合。引為了融合,融合為了支撐更好本土化發展。國際化的目的不是因為國際化而國際化,為了實現東西方融合,最后為了支持本土企業發展,國際化和本土化之間是相互融合和溝通關系,不是兩個完全獨立的平行線,是十字架結構,融合的關系,經驗想法去實踐思考,到底什么地方融合會更好,整個本土化過程,不斷地想通過國際化方式支撐本土企業更好發展,本土化的時候要想國際化,國際化的想本土化,融合關系,很難分裂。
中國特色市場經濟底下,企業主體怎么樣進行管理。與此同時,多少企業越來越多走出去。還要學會怎么樣在國際舞臺上和別人去進行一個交流和溝通,跨文化、法律問題、精英管理問題。我們要不局限于本土企業員工、高管,外資企業或者跨國公司需要了解在中國怎么進行管理,怎么樣和中國企業進行溝通、業務往來,需要為他們提供這方面的教育。有這樣的需求,自然做這樣的事情,本土化、國際化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浙江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壽涌毅表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