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所在位置:
文章內容 / Article Content

展課堂風采,促教師成長——歷史組張云禮老師匯報課

發布:歷史教研組 來源:未知 日期:2021-10-11 人氣:

    12月23日星期三下午,我校歷史教研組新進教師張云禮老師匯報課在高一2008班舉行。我校課程與教學處副主任李勇、朱修龍,團委書記李釗,團委副書記楊一鳴,歷史教研組劉麗珍、黃雅芩、李珊、茍永華、周育苗、成子通、袁方連等老師參會。活動包含匯報課展示、評課兩個環節。
    匯報課展示環節,張云禮老師教授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9課《辛亥革命》。本課通過三個問題展開,即辛亥革命究竟是改良還是革命?是共和還是專制?是成功還是失敗?學生通過史料探究,理解了辛亥革命前中國的形勢,三民主義的內涵等。最后開展有關“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的辯論,引出對辛亥革命的評價,分析其失敗的原因。本課采用啟發式,探討式的教學方法,旨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提取歷史信息和全面看待歷史事件的能力。同時,通過回扣習近平總書記對孫中山三個“偉大”的評價,呼吁學生應有理想、有擔當,自然滲透家國情懷。
    評課環節,李勇副主任贊揚張云禮老師善于調動學生情緒,歷史的細節講得清楚。但有些說法的嚴謹性應注意。朱修龍副主任贊賞張云禮老師大方,有激情。學生們積極活躍,教師有巧思的話題討論式設計是本堂課的亮點。團委書記李釗指出,如果在學生辯論時引導其注重事實論據會更好。周育苗老師認可本課學生們反應熱烈,思維活躍,也指出評價成功或失敗時,應首先確定評價標準,再加以提煉與上升。茍永華老師認為張云禮老師對于教材結構解、話題討論式設計有巧思。同時探討了新教材背景下如何組織課堂教學,如何落實基礎知識。成子通老師高度評價本課“袁世凱與孫中山之抉擇”這一板塊有亮點,但家國情懷上升略有遺憾。黃雅芩老師肯定了本課實踐中注重細節,關注學生,呵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及對學習的信心,注重課堂的生成性。最后指導老師劉麗珍做總結性發言。她認為本課形式為主題探討式教學,以人物活動為線索,重點解決歷史問題,尤其是歷史的選擇,有歷史味;不過在引導學生,提升課堂掌控力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此次匯報課,受到了學校、教研組、備課組的高度重視。是對新進教師張云禮教學功底的展示與檢驗,也讓其對未來的教師生涯有了更清晰、明確的前進方向。匯報課取得圓滿成功。
(供稿人:張云禮  審稿人:周育苗)


                                                                                                       張云禮老師授課現場

                                                                                                                             學生在討論

                                                                                                             老師們在評課

                                                                                                              老師們在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