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師大附中高中新課程藝術學科實施辦法
發布:楊愛霞 來源:藝術教研組 日期:2016-05-17 人氣:
湖南師大附中高中新課程學科實施辦法——
美術課程說明與開課方案
【課程概況】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是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是實施素質教育和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必修課。其內容結構由五個模塊構成,分別是:《美術鑒賞》、《繪畫·雕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現代媒體藝術》。根據我校現有條件,將開設其中的四個模塊:《美術鑒賞》、《繪畫·雕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其中《美術鑒賞》為必修模塊,其余供學生自主選擇學習。
【課程目標】
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美術學習活動,進一步學習美術知識與技能,運用觀察、想象、直覺和多種思維形式以及美術的方法進行藝術創造活動;學會分析、評價美術作品及美術現象,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理解美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并將美術語言運用于研究性學習之中;養成對美術終身愛好的情感,提高美術素養,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1. 深入學習和理解造型語言,了解美術創作的過程與方法,選用相關材料、技法或現代媒體創造性地進行表現、設計或制作,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2. 學會描述、分析、解釋、評價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的方法,了解美術某一門類的特征和發展,獲得有關的美術知識,理解美術作品的文化含義和風格特征;陶冶情操,熱愛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3. 學會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有關信息,認識美術活動與其他學科的關系,以及與社會、自然的聯系;發展想象力,促進思維方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學會用美術的方式或結合其他方式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
4. 學會運用美術展示的知識和方法,有創意地展現美術學習的成果,增強自我表達的意識,學會自我評價,學會評價他人美術學習的成果;通過以視覺藝術為主的藝術交流,架起與他人思想和情感溝通的橋梁。
【內容簡介】
《美術鑒賞》
美術鑒賞是運用感知、經驗和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并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的活動。
“美術鑒賞”是普通高中階段美術科目中的一個內容系列,是在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中“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基礎上更高層次的拓展與延伸。美術鑒賞活動能幫助學生在欣賞、鑒別與評價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審美能力,形成熱愛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態度。
1.學習內容
本內容系列包括鑒賞基礎和鑒賞內容兩部分。
內容建議 | 學習活動建議 | |
鑒賞 基礎 |
·美術語言及鑒賞方法 ·從美術與自我、美術與社會、美術與自然等方面認識美術的價值和作用 |
·鑒賞中外優秀的傳統美術作品、具有時代特色和文化內涵的近現代美術作品以及與生活經驗相關聯的美術作品。 ·學習美術鑒賞的基本方法,聯系文化情境認識美術作品的意義、形式和風格特征。 ·用美術術語描述以及通過造型、表演等多種方式表達對藝術作品的感受與理解。 ·進行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與合作學習,通過包括網絡在內的多種途徑收集與美術相關的文字、圖像等資料,并運用于鑒賞學習活動。 ·充分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參觀美術館、博物館、藝術作坊等,調查、考察美術現象,并寫出考察報告。 |
鑒賞內容 | ·中國古代、近現代優秀美術作品 | |
·外國古代、近現代優秀美術作品 |
通過“美術鑒賞”的學習,學生能夠:
(1) 積極參與美術鑒賞活動。
(2) 懂得美術鑒賞的基本方法,恰當使用美術術語(如形狀、色彩、空間、材質等),以自己的觀點采用一種或多種方法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藝術作品,并與他人進行交流。
(3) 運用多種方法或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美術的有關信息。
(4) 知道重要的美術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美術的主要風格、流派。
(5) 理解美術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在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
(6) 熱愛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繪畫·雕塑》
(說明:根據我校現有條件,暫只能開設“繪畫”)
繪畫、雕塑是以一定的材料和工具,運用造型的方法和手段進行美術創造的活動。
“繪畫·雕塑”是普通高中階段美術科目中的一個內容系列,是在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中“造型·表現”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與拓展。繪畫、雕塑活動能幫助學生認識造型活動的基本規律和過程,提高表現生活和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1. 學習內容
本內容系列包括兩個模塊:繪畫和雕塑。
模塊 | 學習活動建議 |
繪畫 |
·鑒賞具有鮮明藝術特色、文化內涵以及與生活經驗相關聯的繪畫、雕塑作品,用美術術語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理解。 ·感受和認識形體的明暗、虛實和色彩的冷暖以及空間等現象,通過繪畫活動,學習和運用比例、構圖、明暗、透視和色彩等知識。 ·使用多種工具、材料,體驗不同的藝術效果;選擇具象或抽象的繪畫語言和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經驗。 ·選擇學習中國畫、素描、水粉畫、水彩畫、油畫、版畫及卡通等繪畫類別中的某種基本技法、表現形式,并進行創作實踐。 ·運用金屬、草木、織物、廢棄物等自然物、人造物進行綜合材料的創作實踐。 ·認識雕塑語言、類型和制作方法,選用泥、石膏和木等材料進行創作實踐。 ·學習用口頭和書面的形式評價自己和他人的繪畫作品或雕塑作品。 |
雕塑 |
通過“繪畫·雕塑”的學習,學生能夠:
(1) 積極參與繪畫或雕塑造型活動。
(2) 恰當地使用繪畫或雕塑的術語,以自己的觀點評論中外兩件以上的繪畫作品或雕塑作品。
(3) 靈活地運用材料,選擇適合自己的繪畫或雕塑語言和相關技法,創作一件以上的繪畫作品或雕塑作品,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 以多種形式大膽地展示和交流,用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對自己和他人的繪畫作品或雕塑作品進行評價。
(5) 在研究性學習中,學會處理一個繪畫或雕塑與其他學科相聯系的問題。
《設計·工藝》
(說明:根據我校現有條件,暫只能分別開設“設計”或“工藝”)
設計,指在正式制造某種物品前,根據一定的功能和審美要求,預先制定方法、圖樣或模型的活動。工藝,指創造人工制品的手工技藝活動。
“設計·工藝”是普通高中階段美術科目中的一個內容系列,是在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中“設計·應用”的基礎上更高層次的拓展與延伸。設計、工藝活動能幫助學生廣泛地接觸材料,認識功能與形式的關系,提高策劃、設計、繪圖、制作能力和形成創造意識。
1. 學習內容
本內容系列包括兩個模塊:設計和工藝。
模塊 | 學習活動建議 |
設計 |
·鑒賞具有鮮明藝術特色、文化內涵以及與生活經驗相關聯的設計、工藝作品,用美術術語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理解。 ·根據自己的興趣在設計基礎、視覺傳達設計、工業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中選修一種或數種內容。 ·根據自己的興趣在印染、編織、刺繡、陶藝、裝飾畫等門類以及竹木、石、貝殼、金屬、塑料和各種廢舊物品等材質的工藝制作中選修一種或數種內容。 ·學習根據實用功能和審美要求進行有創意的構思和設計的方法,感受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和美感特性,了解各種工具的功能和正確的使用方法,并進行設計或工藝創作實踐。 ·學習計算機平面設計的基本操作方法,初步認識計算機三維立體設計的基本過程。 ·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參與綜合性設計項目的活動。 ·學習用口頭和書面的形式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設計作品或工藝作品。 |
工藝 |
通過“設計·工藝”的學習,學生能夠:
(1) 積極參與設計或工藝活動。
(2) 恰當地使用設計或工藝的術語,從功能和審美的角度,以自己的觀點評論中外兩件以上的設計作品或工藝作品。
(3) 了解設計基礎和主要設計類別的常識及基本技法,建立初步的設計意識。
(4) 靈活選用身邊的材料,運用各種工具和加工方法,根據功能和審美的要求,有創意地完成一件以上的設計作品或工藝作品。
(5) 以多種形式大膽地展示和交流,用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對自己和他人的設計作品或工藝作品進行評價。
(6) 在設計與制作活動過程中表現出耐心、專注和計劃性。
(7) 在研究性學習中,學會處理一個設計或工藝與其他學科相聯系的問題。
《書法·篆刻》
(說明:根據我校現有條件,暫只能開設“書法”)
書法、篆刻是用中國特有的傳統工具和方法,塑造漢字的藝術形象、抒發情感的活動。
“書法·篆刻”是普通高中階段美術科目中的一個內容系列。書法、篆刻活動能幫助學生提高書寫能力,感受中國漢字藝術的獨特魅力,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和理解。
1. 學習內容
本內容系列包括兩個模塊:書法和篆刻。
模塊 | 學習活動建議 |
書法 |
·鑒賞具有鮮明藝術特色、文化內涵的書法、篆刻作品,學習和了解中國書法、篆刻藝術發展的基本過程及其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用美術術語表達自己的感受與認識。 ·通過觀摩、分析和臨摹等方法,了解傳統的筆法、章法、篆法、刻法等技法及表現形式,并進行實踐,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個性。 ·使用不同的毛筆、刻刀等工具以及宣紙、刻石等材料,體驗不同的藝術效果。 ·學習用口頭和書面的形式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書法、篆刻作品。 |
篆刻 |
通過“書法·篆刻”的學習,學生能夠:
(1) 積極參與書法或篆刻活動。
(2) 恰當地使用書法或篆刻的術語,以自己的觀點評論古今兩件以上的書法作品或篆刻作品。
(3) 識別三種以上的書體,例如楷書(顏體、柳體、歐體等)、行書、隸書等,或篆刻的風格特征,了解我國書法發展的基本軌跡及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4) 初步掌握一種書體的書寫規范或篆刻的一般技法,創作兩件以上的書法或篆刻作品,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個性。
(5) 以多種形式大膽地展示和交流,用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對自己和他人的書法作品或篆刻作品進行評價。
(6) 在研究性學習之中,學會處理一個書法與其他學科相聯系的問題。
【選課要求】
1. 全體學生必須在美術學科修得3個學分。其中必修模塊修完36學時,獲得2個學分,選修模塊修完18學時,獲得1個學分。
2. 全體學生在修完必修模塊之后,必須在選修模塊中選擇一個模塊學習,以達到修滿3個學分的畢業要求。
【開課計劃】
課程模塊 | 課程代碼 | 學分 | 開課時間 | 開課對象 | |
必修 | 美術鑒賞 | MBXMS | 2 | 第一、二學段 | 全體高一學生 |
選修 | 繪畫 | MXXMS | 1 | 第三或第四學段 | 全體高二學生 |
設計 | MXXMS | 1 | |||
工藝 | MXXMS | 1 | |||
書法 | MXXMS | 1 |
【學分評定辦法】及【課程評價方式】
1. 必修模塊:每學段模塊結業考試采用卷面考查或綜合評價的方式進行,第一學段以卷面考查方式進行,第二學段以綜合評價方式進行。及格將獲得1個學分,兩個學段共獲得2個學分。
2. 選修模塊以學習過程與結業作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查。合格者獲得1個學分。
撰寫人:楊樺
湖南師大附中高中新課程學科實施辦法——
音樂課程說明與開課方案
【課程概況】
高中音樂課程屬于“人文”學習領域下的一個學科,由1個必修模塊和5個選修模塊組成。必修模塊:《音樂鑒賞》,選修模塊:《歌唱》、《演奏》、《創作》、《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表演》等。根據我校實際情況,開設了《歌唱》、《音樂與舞蹈》模塊。此外,我校自主開發了《葫蘆絲》校本選修模塊。
【課程目標】
總體目標:音樂課程目標的設置以音樂課程性質的定位為依據。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
具體課程目標,內含在以下三個維度的表述中。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學習音樂,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思考并規劃人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
②通過對音樂作品的音響、形式、情緒、格調、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音樂鑒賞和評價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觀,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③通過對我國優秀音樂作品的審美體驗,增進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熱愛,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學習了解不同國家的音樂傳統及優秀的音樂作品,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使學生初步既具有國際視野,有助于培養學生參與國際交往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①體驗。音樂教學過程應是完整而充分地體驗音樂作品的過程。要啟發學生在對音樂形態與音樂情感的積極體驗中,充分展開聯想與想象,愛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
②比較。通過比較音樂的不同體裁、形式、風格、表現手法和人文背景,培養學生分析和評價音樂的初步能力。
③探究。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探究與創造活動,倡導開放式和研究性的學習方法,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④合作。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以音樂為媒介,加強與他人的合作與交流,增強協作能力和團隊意識,培養集體主義精神。
3、知識與技能
①欣賞不同時期、不同民族、不同體裁和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學習音樂的表現手段,了解音樂的歷史與發展,認識音樂的社會功能。
②通過對歌唱、演奏、音樂與舞蹈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夠參與教學中的表演及創作活動,培養與其相關的表演、創作能力。
【內容簡介】
必修模塊《音樂鑒賞》。
認識理解音樂作品的題材內容、常見音樂體裁及表演形式,以及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欣賞中外作曲家的優秀音樂作品,感受體驗其民族風格、地域風格和時代風格;認識、了解不同音樂流派及其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貢獻等;學習中國傳統音樂和世界民族民間音樂,感受體驗音樂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認識理解民族民間音樂與人民生活、勞動、文化習俗的密切關系;了解中西方音樂發展的主要線索和成就,以及不同發展時期的簡要歷史;認識了解中外通俗音樂的發展簡況,并能對其做出評價;能夠聯系姊妹藝術或其它相關學科,對所聆聽的音樂作品的音樂風格、文化特征作比較,并進行綜合評論;學習音樂美學的一般常識,了解音樂的藝術特征,對標題音樂和非標題音樂有基本的認識。
選修模塊《歌唱》。
欣賞優秀的聲樂作品,感受人聲豐富的表現力和美感;學習歌唱的基本方法和演唱技巧;學唱3-4首合唱作品,通過合唱訓練,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歌唱的表演技巧,學習各種不同演唱形式的表演方法;學習演唱的一般肢體語言表達方式。
選修模塊《葫蘆絲》。
介紹葫蘆絲的歷史、樂器構造、種類;學習葫蘆絲的基本演奏方法;借助簡譜視奏3-4首作品,并能脫譜演奏;學習齊奏、重奏、合奏等多種演奏形式;排練3-4首合奏作品。
選修模塊《音樂與舞蹈》。
學習3—4個不同風格(古典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維族舞)的舞蹈作品組合;學習對指定舞蹈風格的音樂作品進行動作創編;學習舞蹈隊形的設計,并綜合進行創編;學習將舞蹈作品改編成集體舞,并進行展示。
【選課要求】
1、全體學生必須在音樂學科修得3個學分。其中必修模塊修完36學時,獲得2個學分, 選修模塊修完18學時,獲得1個學分。
2、全體學生在修完必修模塊之后,必須在選修模塊中選擇一個模塊學習,以達到修滿3個學分的畢業要求。
【開課計劃】
課程模塊 | 課程代碼 | 學分 | 開課時間 | 開課對象 | |
必修 | 音樂鑒賞 | MBXYY | 2 | 第一、二學段 | 全體高一學生 |
選修 | 歌唱 | MXXYY | 1 | 第三或第四學段 | 全體高二學生 |
葫蘆絲 | MXBYY | 1 | |||
音樂與舞蹈 | MBXYY | 1 |
1、必修模塊:每學段模塊結業考試采用卷面考查的方式進行,修滿18學時,由學校組織命題進行卷面考查,及格將獲得1個學分,共兩次卷面考查。修滿36學時,兩次卷面考查及格即獲得2個學分。
2、選修模塊:修滿18學時,參加班級、學校、社區組織的表演活動或在學校組織的演出中表演一個以上的節目或模塊結業匯報演出等形式作為考查方式。可采用交演出照片、節目單、獲獎證書、錄象光盤等方式進行認定,獲得1個學分。
【課程教學建議】
1、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滲透在不同的模塊中。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并發展學生的音樂感知、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想象、音樂創作、音樂評價等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教師應堅持以音樂為本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充分聆聽及參與藝術表演實踐,培養并發展學生的興趣,深入地感受和理解音樂,充分挖掘作品所蘊涵的音樂美。教師要精心創設藝術化的教學氛圍,用自己對音樂的感悟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與學生共同探索音樂美的內涵;教師要善于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不斷提高教學技能,以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深入理解,并通過富有感染力的歌聲、琴聲、語言、動作,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使學生獲得審美愉悅,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2、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因材施教。
高中學生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較廣的知識面,在確保高質量地開好開足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性模塊——“音樂鑒賞”的基礎上,大力開發課程資源,以保證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相關的學習內容,使學生獲得普遍的關懷和鼓勵,使他們充滿自信地、富有樂趣地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對于音樂、舞蹈特長生教師要給予相應的指導,提供進一步發展才能的機會,鼓勵他們在集體學習中發揮積極作用。
3、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
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梁。教學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方式,充分發掘學生的音樂潛能。教師要愛護和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民主、平等、交流互動的師生關系。
4、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電腦和網絡使音樂的傳播和復制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制約,極大地豐富了音樂資源,對音樂教育的方法和觀念產生了重要影響。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會的電腦和網絡資源,不斷更新教學手段和音像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
撰寫人: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