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湖南省“互聯網+教育”行動計劃(2019—2022年)》的通知
湘政發〔2018〕34號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湖南省“互聯網+教育”行動計劃(2019—2022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18年12月28日
一、發展目標
立足新時代湖南教育改革發展新要求,推進“國家教育信息化2.0試點省”建設,構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全面建成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全省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二、主要任務
(一)“互聯網+”教育應用基礎全覆蓋工程。
1.持續推進網絡環境建設。持續實施完成“市州年度教育信息化建設任務”,建設教育城域網,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寬帶接入率、鄉鎮及以上學校多媒體教室普及率、教師和初中以上學生網絡學習空間普及率均達到100%。推動“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確保各級各類學校普遍具備信息化教學環境,實現“校校用平臺、班班用資源、人人用空間”。(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通信管理局等)
2.完善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成互聯互通、多級分布、覆蓋全省、協同服務的省級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并與國家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聯通。實施“數字大資源共享計劃”,改變數字教育資源自建自用的傳統模式,實現教育教學資源從以專有資源為主向以大資源為主轉變。(責任單位:省教育廳)
3.建成“湘教云”綜合服務平臺。整合省級教育資源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實現資源、資訊、管理、服務和應用高度集成,建成統一部署、統一認證和統一門戶的“湘教云”綜合創新服務平臺,并與全省“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實現全面對接。(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委網信辦等)
(二)“互聯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程。
1.建設“千群萬課”農村網絡聯校群。以優質學校帶薄弱學校,通過“1+N”或“N+N”的網絡課堂方式,組建一批農村網絡聯校群,其中省級組建不少于500個、市州組建不少于1500個、縣市區組建不少于3000個,覆蓋全省所有農村學校。網絡聯校群實行課程聯合編排、教學統籌安排,實現不少于10000門次課程教學同步實施、教學資源同步共享,著力解決農村學校課程開設不全、師資不足等問題。(責任單位:省教育廳)
2.打造“千人名師”網絡教研聯盟。以中小學特級教師、高級教師為領銜人,以學科、學段為組建基礎,在省級組建不少于200個、市州組建不少于500個、縣市區組建不少于1300個具有引領示范作用的“名師網絡教研聯盟”,帶動農村學校教師參與名師引領、網絡研討、資源開發、資源應用等活動,實現義務教育學科及教師全覆蓋。(責任單位:省教育廳)
3.實施“精準幫扶”網絡扶智攻堅行動。面向全省51個脫貧攻堅重點縣的建檔立卡貧困群體,點對點專項推送課程教學資源。針對邊遠地區中小學教師開展“送培到縣”活動。建設“湖南省教育精準扶貧一單式信息服務系統”,精準實施建檔立卡、跟蹤反饋、學業幫助等“一單式”幫扶,打通教育精準扶貧最后一公里。(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扶貧辦等)
(三)“互聯網+”信息素養提升工程。
1.實施學生信息素養培育行動。對接國家學生信息素養評價指標體系,將學生信息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完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推動落實各級各類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將信息技術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責任單位:省教育廳)
2.實施教師信息素養提升行動。實施“新周期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推動信息化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啟動“人工智能+教師隊伍建設行動”,推動人工智能支持教師治理、教師教育、教育教學的新路徑。創新師范生培養方案,加強師范生信息素養培育和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開展多形式的信息技術競賽活動,通過“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等活動,全面推廣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成果。(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委網信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
(四)“互聯網+”教育創新發展工程。
1.實施教育信息化創新發展示范行動。在2—3個條件具備的市州設立“智慧教育示范區”,開展智慧教育探索與實踐。實施“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十百千萬工程”,遴選一批示范縣市區、示范學校、示范農村網絡聯校群和示范學習空間,積累可推廣的先進經驗與優秀案例。設置“教育信息化試點項目”,確定一批試點縣市區和試點學校,將新建“芙蓉學校”全部納入試點學校,探索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創新應用。(責任單位:省教育廳)
2.推進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發展。探索以信息技術助力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路徑,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課程的設計、實施、評價和管理的全過程,推動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度融合。推進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學模式創新,采用過程化數據分析開展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現教學評價從單一維度向綜合性多維度轉變。(責任單位:省教育廳)
3.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創新發展。支持一批示范性職業院校與國際領先的互聯網企業聯合開展“互聯網+”學院(專業)建設試點,運用企業專業領域技術標準、課程資源、真實項目案例,共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完善課程體系、開發建設相關專業領域認證體系,探索以信息化促進產教融合的新路徑。(責任單位:省教育廳)
4.推進高等教育智能學習創新發展。將教育信息化納入“雙一流”建設指標,建設一批在線智能教室、智能實驗室、虛擬工廠(醫院)等智能學習空間,積極探索基于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智能學習效果記錄、轉移、交換、認證等有效方式。實施“易班”推廣行動計劃和中國大學生在線引領工程,繼續組織“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扶持一批教育信息化關鍵技術攻關項目和示范應用項目。(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科技廳等)
5.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開放合作”。依托國家“一帶一路”及教育對外開放合作平臺,積極參與國際教育信息化應用創新項目,推動區域教育信息化向國際化邁進。推動“互聯網+”教育區域合作,將教育發達地區和國內優質高校的教學資源引入湖南。(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委網信辦等)
(五)“互聯網+”教育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1.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全面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上辦理,將教育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獎勵、行政確認及公共服務等事項納入全省“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運行,暢通各類政務數據交換渠道,加大教育政務信息的共享力度。(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省委網信辦等)
2.建成“教育決策支持服務系統”。完善教育數據標準規范,整合教育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變遷等各類綜合基礎數據,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建設以教育重大決策問題、任務和需求為導向的“教育決策支持服務系統”。(責任單位:省教育廳)
3.優化完善省級教育基礎數據庫。貫徹落實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做好教育管理基礎數據頂層設計與規劃,建立教育數據互通共享機制,優化完善省級教育基礎數據庫,實現決策科學化、管理過程精細化、教學分析及時化。(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省委網信辦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以分管副省長任總召集人,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政務局、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省扶貧辦、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門參加的省“互聯網+教育”聯席會議制度,統籌規劃、協調推進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省教育廳組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對全省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重要文件、標準規范、重大項目提供咨詢、指導、評估、審核。各地要進一步完善領導機制,有效整合管理部門、業務部門、技術部門的力量。各級各類學校要明確由校領導負責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動任務落實到位。
(二)完善政策保障。制定保障“互聯網+教育”優先發展的配套政策,在高等教育“雙一流”、職業教育卓越院校、普通高中示范性學校、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村寄宿制學校建設中設置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評價指標,將“互聯網+教育”納入教育現代化指標體系,探索引入第三方服務及家長購買服務等運行服務新機制。(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委網信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