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附中新聞 通知公告 最新動態 教育視點 集團學校新聞聯播 媒體聚焦 工作安排 微信附中 【華聲在線】跟著地理老師去科考 湖南師大附中的地理科學實踐課程探索 發布:管理員 來源:未知 日期:2024-08-29 人氣:分享到: 地理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重理論,輕實踐,口上講得頭頭是道,實際中不知所以,是許多地理教師的通病。受到軟硬件條件的諸多制約,地理實踐在我國絕大多數中學落地十分困難,課堂教學實踐環節缺失嚴重,地理實踐活動開展普遍較少,動手能力差、不能學以致用以及對地理科學的研究方法缺乏認識更是中國學生學習地理的短板。湖南師大附中地理教研組素以實踐教學為突破口,近年來,在實踐課程開發以及提升學生科學素養上更是亮點紛呈。 2014年開始,師大附中地理教研組重點打造“高中地理綜合實踐活動”校本精品課程,出版了該課程的學習指南,倡導“玩中學地理”,創新學習地理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自2016年開始,在時任教研組長向超老師的推動下,利用暑假時間,由本校地理老師精心策劃和組織,師生先后赴崀山、福建、貴州、廣西、湘西、湘東南、陜西等地開展地理綜合野外考察活動。在地理教研組微信公眾號有他們每一次科學考察活動每一天行程的詳細記錄,圖文并茂,專業生動。 2024年暑假,在湖南省中學地理名師工作室首席名師、科研與教師發展處副主任向超的率領下,來自本部高一、初一、初二三個年級及集團校的約100名師生又奔赴陜西、寧夏開展地理科學野外探索之旅。 為什么固原會成為古絲路樞紐?選擇檸條、小葉錦雞兒、斜莖黃芪(沙打旺)、三葉草(白花車軸草)、苜蓿等豆科植物作為黃土高原綠化先鋒植物的原因是什么?須彌山佛像的主要巖石類型是什么?中國科學院為啥要在沙坡頭設立野外試驗站?沙坡頭站、長武站、固原站三個站相比,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有哪些?為什么天下黃河富寧夏?沙湖景區的沙漠項目價格和沙坡頭景區的項目價格有何差別?原因是什么?賀蘭山東麓和地中海氣候區種植葡萄的條件有哪些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這是行程行將結束前一天晚上舉行的小組分享會上,指導專家和老師們給學生們提出的問題。 本次地理綜合野外考察活動的考察地點涉及禮泉縣鄉村旅游特色村袁家村、中國科學院長武黃土高原農業生態試驗站、寧夏回族自治云霧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中國科學院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生態試驗站、須彌山石窟、中國科學院沙坡頭沙漠試驗研究站、寧夏沙湖景區、鎮北堡西部影城、葡萄酒莊園、賀蘭山巖畫、西夏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寧夏農科院生物中心等。 學生們在附中地理教師團隊引領下、中國科學院專家教授馬永清、胡亞鮮、郭梁、楊昊天等指導下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深入學習和應用地質地貌、生物土壤、旅游與區域開發、環境生態、歷史地理、文化地理等綜合知識,探究黃土高原的生態修復和農業增產、沙漠的治理與開發、文化遺產保護及特色產業發展等課題。 與大多數中小學研學旅行相比,湖南師大附中“跟著地理老師去旅行”這一堅持開展了近十年的科學實踐活動已形成了鮮明特色,具有課程性、專業性、綜合性、研究性、教育性等五大特點。 第一是課程性。暑假地理綜合野外考察活動屬于學校人本課程體系拓展課程中的綜合實踐課程,由本校地理老師開發設計并實施,有詳細的課程實施方案——指導手冊。學習活動由行前預習活動、行中考察活動和行后心得體會三部分組成。其中,預習活動要求學生查閱資料思考相關問題,考察活動由背景材料和考察任務兩部分組成,心得體會要求當日完成并在晚上分享匯報上交流展示。課程結束,每位學生要交一份總的考察報告(論文),會收到一份由自評、組評和師評組成的評價量表。還會選出學生代表參加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匯報會。 第二是專業性。每一次地理綜合野外考察,在考察地點的選擇上,都會考慮突出地理味和有深度,黃土高原小流域的治理、沙坡頭的“草方格”治沙技術、“塞上江南”銀川平原的灌溉農業和特色農業……都是地理課本上講過的內容。將地理課堂搬到野外,與知識撞個滿懷,引導學生從地理視角觀察和思考自然與社會中的地理現象,促進了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生產實踐的深度融合。專業性還表現在專家的引領,每次野外考察活動都會邀請對考察地點熟悉和有深入研究的專家教授隨隊指導。 第三是綜合性。7天時間,100余名師生,跨2個省級行政區,走遍寧夏5個地級市和4個地形區,經歷13站考察點(其中有),3場小組分享會,覆蓋地質地貌、氣候、生物土壤、資源環境、農業工業、旅游開發、區域發展等地理主題,學生們對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及人地關系均有深入的思考,既有學科內的綜合,也實現了地理與生物、歷史、語文、政治等學科的融合。 第四是研究性。首先,此次野外考察活動提供了許多生動、真實、復雜、開放的情境,讓學生發生知識遷移,進行探究,學以致用。其次,學生們來到了5個中國科學院或寧夏科學研究機構野外試驗站,通過聽講座、參觀和交流,了解了科學研究的方法,激發起對科學研究的向往,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老師還鼓勵學生帶著一雙發現的眼光去看去問去聽去想,進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形成小論文或考察報告。 第五是教育性。作為地理綜合野外考察課程的開發者和實施者,始終牢記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滲透價值觀教育。師生們體驗到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創造精神。感受到了刻苦嚴謹、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和無怨無悔、崇尚科學的治沙精神,體會到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黃河精神。老師們還十分注重學生的文明習慣與養成教育,學生們樹立和強化了注意守時、舉止文明、互相幫助、愛護環境等意識。 “受暴雨導致道路損毀影響,沒有去成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行程進行了調整,我們深刻理解了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固原生態試驗站參訪,讓我們深入了解了科學研究與試驗如何助力黃土高原寬谷丘陵區兼顧生態修復與農業增產。通過參觀博物館,了解了地處絲綢之路要道上的固原深厚的歷史與文化。”這是一位老師在野外考察途中的感受。 參加此次野外考察活動的附中高一年級鄧佳琦同學在她的日記中這樣寫道:“地理是科學的,因為它嚴謹的光輝;地理是浪漫的,它是你走過的每一段路和遇見的山川草木。地理課本上提到的黃土高原、賀蘭山以及其他知識在過去是多么抽象的概念,因為自然行為的跨度太長,我們難以知覺。我們帶著實地考察的熱情來到這里,深入到寧夏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及城市鄉村,感慨和難忘的是青黃錯落的黃土高原,是中衛廣闊無邊的沙坡頭,是固原綠草如茵的云霧山,是引人入勝的鎮北堡,以及那些課文中記載的,沒有記載的一樁樁西北往事。” 兩次參加地理野外考察活動的中國科學院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馬永清教授說:“湖南師大附中把地理課堂搬進大自然,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考察,真正做到了研和學,進而激發學生的地理興趣,體現了做中學和學以致用的教育理念,提升了師生綜合素質,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學精神。這種做實做深的教育方法值得點贊。”馬永清教授對參與組織活動的中學老師贊不絕口:“從你們身上我學習了如何當好一個中學老師,你們是真正科學知識的普及者!” 原文鏈接:https://hsjy.voc.com.cn/mobile/article/52075379/60.html 上一篇:【華聲在線】湖南師大附中科學教育創新成果獲教育部表揚 下一篇:【華聲在線】愛,在這里傳遞——“湘直親子”品牌活動精彩紛呈,助力親子共成長 通知公告 更多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4年教師 2024年省級“送培到校”——湖南 湖南師大附中2024-2025 學年度第一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文印室承包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自動售貨機 關于開展“科研優秀獎”評選活動 最新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