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督導機構的基本職責是對學校教育質量進行監控,對學校教育的全過程進行督促和引導,向學院領導及社會提供可以信賴的質量研究報告,保障學校教育的質量穩步提高。教學督導機構在學校教學及管理工作中必然地應該充當起橋梁的作用,因此,良好的人際溝通是督導工作的一個關鍵性問題。
做好與教師和學生兩方面溝通教
學督導員要對教學的全過程進行督促和引導,必須做好兩個方面的溝通工作:一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二是教師與教學管理機構以及領導之間的溝通。
教學督導員必須到教學一線與教師和學生進行深入的接觸。除了研究教學計劃、聽課評課、檢查教案、檢查學生作業等基本工作項目外,更多的工作應該放在與教師、學生的直接溝通方面。
對教師而言,主要可采取個別交談的方式進行溝通,了解教師工作方面的困難、思想方面的困惑,以及一些生活和工作方面的要求。對一些年輕教師尤其應該這樣。
對學生而言,可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情況調查表、通過網絡平臺等方式進行溝通,以此了解學生對學校教育環境、課堂教學的意見,了解他們學習及生活方面的一些問題。實踐證明,督導員與學生的接觸是比較受歡迎的,督導員在他們眼中常常是學校的代表,所以,他們有什么困難和要求,很愿意與督導老師交流。
以溝通促進督導工作自身的完善
督導工作人員一般都由各專業骨干和富有教學經驗的教師擔任。但是,督導員所面對的是不同的教學單位和教師,因此總會有專業不太對口的情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要求督導員與專業骨干積極溝通和努力學習。有了這個基礎,才談得上對教學質量的監控。這里的權威性必須建立在取得和諧共識的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才能克服先天的不足。
學院督導體系的形成和完善需要一個較長的摸索過程,由不盡合理的狀況到形成科學性、實用性、先進性齊備的管理模式,這個系統的建設僅僅有督導工作人員的努力是不夠的。可以說,這個體系的形成也是一種權威確立的過程。首先需要學院領導及廣大教師和學生的認可。督導工作要在學院領導與基層教學單位之間、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在先進與落后之間、老教師與青年教師之間、以及不同的專業之間架設橋梁,加強溝通,才能找出最為科學人性和高效率的工作模式。
因此,在教學督導的實踐中,需要經常地收集大家對督導工作的意見和要求,及時修正工作方法和工作內容。
督導員應研究掌握溝通的技巧
督導員所做的工作,說到底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通過聽、說、問、看,以達到調查了解教學情況、宣傳和貫徹學校教育思想,對教學的過程進行管理的目的。筆者認為督導工作人員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基本方面。
與教師溝通,要做到善詢問和多傾聽。詢問與傾聽的行為,是最基本的溝通形式,但運用得當與否,效果是有很大區別的。對于與教師的“問與聽”,其一,要善于詢問和表達意見。要善于控制自己,既要維護原則,又不能因此去傷害別人。其二,要有換位思考的基本素養,了解對方的立場以及對方的需求、愿望、意見與感受,引導對方發表意見。
與學生的溝通,要注意態度平易近人,形式上要注意民主,方法上多用啟發。學校關注教學質量,學生是直接的受益者,所以,督教督學活動一般而言都能得到學生的支持和響應。抓住學生關注的問題,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因勢利導,進行啟發和引導,這樣才能有助于了解到更多的教學實際情況,而且可以為創建和諧的教學氣氛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
與管理干部溝通要多一點理解與體諒。督導工作需要與教學管理干部有較多的聯系。他們處于教學和教學管理一線,對教學情況非常熟悉。他們是教學質量直接的建設者和管理者,而督導則是教學質量的監督者和引導者,與他們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督導員既是他們的參謀和幫手,也是他們工作的評估者和宣傳者。所以,與他們的溝通中要特別注意理解和體諒,多多溝通,幫助他們做查漏補缺的工作,適時地提醒和協助。(湖北職業技術學院 晏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