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政府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規劃中明確要求建設全國教育基礎數據庫和教育管理信息系統。
2012年教育部發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八項發展任務和五項行動計劃,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便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2012年9月,國家召開第一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這次會議確定了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務就是建設“三通兩平臺”。“三通”指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學習空間人人通,“兩平臺”指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其中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的核心任務是建設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
2013年,為加快推進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工作,教育部正式發布《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總體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建設任務。
二、主要任務
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有三大核心任務:
第一項任務是建設三大教育基礎數據庫。包括全國學生數據庫,為全國每一名學生建立全國唯一的電子檔案,實行全國學生“一人一號、終身不變”;全國教師數據庫,為全國每一名教師建立全國唯一的電子檔案,實行全國教師“一人一號”;全國學校數據庫,為每一所學校及其資產建立全國唯一的電子檔案,實行全國學校“一校一碼”。
第二項任務是建設五大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包括全國學生管理信息系統、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全國學校管理信息系統、教育規劃與決策系統、教育專項業務管理信息系統。
第三項任務是建設“兩級建設、五級應用”體系。“兩級建設”是指在國家和省兩級建設教育數據中心,即1個國家級教育數據中心和32個省級教育數據中心(1+32),以實現系統和數據的集中部署和統一運維。“五級應用”是指在國家、省、地市、縣和學校五級建設應用和技術服務體系,以保障系統在全國各級教育部門和各類學校的全面覆蓋和深入應用。
三、成果應用
1.教育基礎數據庫基本建成
目前,三大教育基礎數據庫已基本建成,涵蓋了學前、中小學、中職、高等教育等教育階段,完成全國50多萬所學校(機構)、1700多萬名教師、2.4億名學生、200多萬棟校舍的數據入庫,實現全國所有學校“一校一碼”,全國中小學生“一人一號”。
2.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全國學生管理信息系統基本實現全國聯網運行;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逐步投入運行,預計明年3月之前能在全國各省完成部署,覆蓋全國所有的學校和教師;全國學校管理信息系統已具雛形,其中學校(機構)管理系統已經建設完成,目前正在開發建設學校經費、資產、裝備和其他辦學條件的系統,預計明年能夠全部完成;國家教育科學決策服務系統已上線運行,在教育決策中發揮重要作用。以上系統已經覆蓋全國所有省、市、縣和學校,包括3000多個教育部門、50多萬所學校、300多萬用戶。
3.應用效益日漸顯現
以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為例,2014年1月這個系統已在全國正式聯網運行,目前已實現1.93億中小學生信息入庫。2015年系統已完成3689萬學生畢業、1.25億學生升級、3795萬新生入學、691萬學生轉學等工作,其中跨省轉學學生達89萬。初步估計,2015年僅網上轉學這一項工作,即可為全國學生家庭節約近43億元。
同時,這些系統及其數據在教育經費安排、貧困學生資助、營養改善計劃、招生考試、控輟保學、隨遷子女、留守兒童關懷、學生流動監控等工作方面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四、2020年展望
1.指導思想
首先是加強整合,要把各類分散的系統逐步整合成規?;南到y。其次是強化融合,一是強化國家系統與地方和學校系統的融合,發揮綜合效用;二是在關注教育管理需求的基礎上,促進管理與教學的融合,通過管理信息系統支撐教育教學。第三是促進應用,系統建設的目的是應用,未來五年要充分發揮系統的應用優勢,拓展系統應用的廣度和深度。第四是提升服務,服務是系統建設的終極目標,要力爭為各級教育部門、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眾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務。最后是引領創新,要通過系統應用和服務引領管理模式的創新,使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發揮更大的效用。
2.推進原則
第一是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中央統籌規劃國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工作,統一設計、開發、部署國家核心信息系統。地方和學校根據國家統一要求,統籌本地區、本單位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與應用。高度重視網絡信息安全,與平臺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
第二是應用驅動、服務為先。積極拓展國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應用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為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眾提供開放的服務窗口,逐步將國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成為一項惠民工程。
第三是資源共享、融合創新。整合中央和省級教育數據中心資源,發揮信息系統的整體和綜合優勢,推動信息系統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促進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創新,形成國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開放共享的局面。
第四是政府主導、多方參與。政府在教育管理服務平臺建設與應用中必須發揮主導作用,同時積極吸引學校、社會和企業力量參與,探索創新發展的長效機制,全面提升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的應用與服務水平。
3.主要任務
任務一:國家教育大數據中心?;谌蠼逃A數據庫,建成國家教育大數據中心,推動數據共享與數據服務,為教育管理、決策支持、監管評價和公共服務提供數據支撐。
任務二:國家教育管理綜合信息系統。在5大類30多個國家核心信息系統基礎上,按照教育階段和管理對象為主線,擴展、集成、整合為6個綜合業務管理信息系統,分別是全國基礎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全國中等職業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全國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全國學生管理信息系統、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全國學校經費資產及辦學條件管理信息系統。
任務三:國家教育管理綜合服務系統。建設教育決策支持系統、教育監測評價系統和教育公共服務系統,創新教育管理綜合服務模式,為教育行政部門提供基于大數據的決策支持和監管評價服務,為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眾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務。
任務四:國家教育管理基礎設施云服務體系。建設國家教育管理基礎設施云服務體系,統籌管理國家、32個省級教育數據中心和區域云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資源,建成邏輯集中的全國教育管理云數據中心,實現國家教育大數據中心、國家教育管理綜合信息系統和綜合服務系統的資源按需動態分配與不間斷運行。
任務五:支撐體系。建立包括安全保障體系、運維服務體系、技術服務體系、標準規范體系和績效評價體系等支撐體系,為國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與應用保駕護航。
任務六:地方和學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吸引各方參與,調動地方和學校的積極性,共同把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好、應用好,促進地方和學校管理信息化工作,充分發揮系統的效益,推動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更上一個臺階。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