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VR)技術不再是電子產品的專寵,它或能帶你穿越到下個世紀,虛擬體驗未來海洋的真正環境;或讓你來一場虛擬“沐浴”,切身感受加熱洗澡水的能源消耗……美國斯坦福大學虛擬交互實驗室主任杰瑞米·白朗松正在把虛擬技術演變為一種教育工具,讓接近真實的虛擬體驗更有效地改變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觸摸”2100年的海底世界
最近,利用白朗松開發的一種名叫“實地考察”的虛擬現實技術,一群志愿者從高樓大廈“穿越”到美麗的海灘,從現在“穿越”到2100年,體驗了氣候變化對海洋酸化的影響。
他們本來站在位于華盛頓辦公區8層的一間會議室里,戴上白朗松的虛擬頭盔蒙上雙眼和雙耳后,瞬間“穿越到”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底深處的巖石暗礁上。四周充滿著彩色珊瑚和海螺,還有各種漂亮的海魚游來游去,海水拍打出舒緩的聲音,一切美不勝收。他們完全忘記了這是虛擬世界,感覺自己置身在那不勒斯,這里的海螺多得不計其數。
但當時間“來”到2100年,情況發生巨變。利用特制船槳作為虛擬“手”,他們“觸摸”到大量氣泡從火山口噴發而出。珊瑚不再鮮艷奪目;巖石上布滿暗淡藻類,變得模糊渾濁;許多海洋動物消失,再也找不到一只海螺。這種令人崩潰的后果,就是因為對氣候變化不采取行動導致的2100年的海洋狀況。
虛擬體驗幫助降低碳排放
這些氣泡其實是海底在排放二氧化碳,“聯合”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海水發生反應生成具有腐蝕性的碳酸,威脅著海洋生物的生命。白朗松表示,大部分人對海洋酸化知之甚少,有些人甚至將它與酸雨混為一談。“氣候變化將給海底世界帶來災難性影響,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閱讀氣候變化相關論文,所以必須找到更簡單的方法。”
現有宣傳手段主要是幻燈片展示或播放視頻,而虛擬現實技術更能觸動受眾的內心,更能產生一種“立即采取行動”的共鳴。“這些通過虛擬實踐獲得的認識更能激發參與意識,或游說官方制定政策,或降低自己的碳足跡。”
白朗松實驗室還在開展其他類似研究,佐證了虛擬技術作為教育工具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一個試驗中,為了對“給水加熱所消耗的能量”有更深入認識,參與人員洗了一個虛擬熱水澡,并在洗澡過程中感受被加熱洗澡水“吃掉”的煤炭資源。白朗松團隊在水槽中放入測水量的感應裝置,結果發現,與那些通過文字資料接受教育的對照組相比,參與過虛擬實驗的人員洗一次澡所用的熱水更少。
另一組實驗中,讓參與人員通過虛擬技術砍伐樹木,然后跟蹤發現,這些參與者與那些通過閱讀文字和觀看視頻接受教育的對照組相比,用紙量節約多達20%。
延伸虛擬技術的教育功能
除了教育人們爭當環境友好公民,虛擬現實技術還能在激勵人們為退休生活增加儲蓄、更好鍛煉身體、更關心社會熱點問題等方面發揮教育作用。
比如,白朗松團隊還在開展一種虛擬技術,讓參與人員體驗無家可歸者的生活,以便更多地幫助社會弱勢群體。在這種虛擬技術實驗中,參與人員被“趕出”自己的公寓,只能在自駕車里睡覺還被警察傳訊,最后跟其他無家可歸者乘坐同一輛公交車,體會往返三小時不下車的感受。
白朗松表示,希望這種虛擬技術對參與者的影響,能像那些真實生活中的無家可歸者一樣深入改變他們的思考和行為方式。他還希望海洋酸化虛擬技術能進入學校和博物館,甚至上傳到電腦,讓人人都能免費體驗。通過這種普及教育,激勵更多人追求低碳生活,“將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