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網站2016年9月9日報道,目前,德國的每個企業都擁有可聯網的科技設備,如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而且把它們都用到了企業的職業培訓上。但是,一些更專業的數字化學習或媒體設備在培訓中的使用還不普遍,硬件設施中傳統媒體設備依然是主力。這是由聯邦教育與研究部開展的關于“數字化媒體在企業培訓與進修中的意義”研究所提供的調查結果。在該結果基礎之上,聯邦職業教育研究中心(BIBB)和特恩斯市場咨詢公司(TNS)調查了德國3000家企業的數字化設備使用情況。
聯邦教研部長婉卡說:“職業教育早已掌握了先進的數字化和自動化技術。現在,屋頂工借助無人機觀察建筑,設備工程師在私人住宅安裝智能家居。數字化變革對專業人員的資質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得數字化教學設備方面的信息傳播有了可能。我們需要一場‘職業教育4.0’運動。教研部會把這作為工作重點,對職業教育的數字化進行資助。我們會著重關注這方面的話題,并對中小型企業進行大力支持。”
該研究首次根據品牌、企業規模和地區的劃分,呈現了企業在職業教育和進修中的數字化媒體的使用情況。該研究還調查了企業對未來數字化媒體在職業培訓和進修中的意義的看法。大多數受訪企業認為,未來三年,數字化設備在企業運營的各方面都將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但幾乎有一半的企業對自己培訓學徒的信息技術知識感到不滿意,僅能做出“剛好足夠”的評價。不到1/3的企業做出了“非常好”或“好”的評價。
聯邦教研部對“職業教育4.0”的資助主要體現在“職業教育中的數字化媒體”項目中。這個項目會開發出新的數字化途徑,比如靈活的學習和工作場所,以及電子文件夾和開放的教育資源。同時,要幫助學徒增強數字技能。在新的資助條件下,企業中的數字化學習理念將在接下來幾年快速傳播。企業可以共同利用技術基礎設施和數字化資源,構建數字化學習網絡。項目還將幫助企業共同開發高質量的質量保障標準和程序。2017年,聯邦教研部將出臺新的措施,以促進繼續教育中數字化技術的運用。
(上海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廖圓圓編譯)